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乙】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

              (1)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数小舟,曳铁钯

              (3)沿河求之,不亦乎      (4)一日书画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接连着。 ②还:通“环”,环绕。 ③贾(gǔ):通“价”,这里指报酬。

              A.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食之不能尽其(       )   (2)一食或粟一石(       )

              (3)往伯乐(       )       (4)去而之(       )

              B.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C.用文段中原话填空: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这个故事印证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 3.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①弗敢也(    )       

              申子之身(      )

              ③申子请仕其从兄(     )

              ④难也(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4)请简要说说两文中的鲁庄公、韩昭侯、身上的优秀品质各任意一点。

              (5)简要谈谈你对文中“修功劳,视次第”的理解,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4.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1) 释加下划线的词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上之(     )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4)可诬一世之人(     )

              (2) 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答:                                                                        

              (3) 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 5.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②,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捕鼠》)

              【注释】①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 ②垣墉:墙壁

              (1)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毁 吾 衣 穿 吾 垣 墉 毁 伤 吾 器 用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如是再( ) ②知其一( )

              非若所知也( ) ④其子之(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

              (4) 我们看问题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甲乙两则故事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6.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庐”的“诸葛”是指诸葛亮。   
              B.周敦颐是南宋著名学者,著名哲学家。
              C.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        
              D.“莲”常比喻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洁人格。
            • 7.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子曰:“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

              (1)不习乎

              (2)思而不学则

              (3)人不其忧

              (4)好之者不如之者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 选文中谈学习态度的是哪几则?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任选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4) 结合下列句子,谈谈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备哪些品质?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8.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加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有仙则                   ②是陋室             

                 ③ 媵人持沃灌               ④白玉之环           

              (2) 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               特点。“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写出了宋濂          精神。
              (4) 刘禹锡和宋濂物质条件都不好,但他们为什么一个认为自己的陋室不陋,另一个不觉得自己吃穿不如别人?试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 9.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夕阴                     (2)前人之述

              (3)野芳发而幽香,                (4)山间之四时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 [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 10.
              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