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干扰素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____________使病毒的RNA水解;有些则可与__________(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2)利用基因工程产生干扰素的方法之一:利用________酶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导入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期,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

              (3)由于干扰素在体外保存困难,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_______→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2. 天然漆酶在造纸业中常作为漂白助剂使用,但天然漆酶的稳定性较差,在应用环境条件下易失活,某研究小组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研究酶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漆酶可以催化木质素的降解,不能催化纤维素的降解,这表明酶具有                         

              (2)下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漆酶对纸浆中两种染料的漂白效果的差异,漂白效果最适的温度是          ,   60℃时两条曲线重合的原因是            


              (3)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实验如下:

              步骤

              A

              B

              C

              D

              天然漆酶

              Pa修饰酶

              SA修饰酶

              Ma修饰酶

              1

              加酶液

              0.5mL

              0.5mL

              0.5mL

              0.5mL

              2

              加缓冲液

              lmL

              lmL

              lmL

              lmL

              3

              加底物

              lmL

              lmL

              lmL

              lmL

              4

              条件控制

              分别置于50℃的水浴中,每隔lh取样,冰浴冷却 至0℃后,测定酶活力(天然漆酶活力记为100%)。

              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步骤4中冰浴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如上图2所示,可以看出:50℃条件下,三种化学修饰                         (填“都能提高”或“都不能提高”或“部分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4)根据上述实验分析,酶制剂                   (填“能”或“不能”)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原因是:                                        

            • 3.

              天然漆酶在造纸业中常作为漂白助剂使用,但天然漆酶的稳定性较差,在应用环境条件下易失活,某研究小组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研究酶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 漆酶可以催化木质素的降解,不能催化纤维素的降解,这表明酶具有____。 

              (2) 下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漆酶对纸浆中两种染料的漂白效果的差异,漂白效果最适的温度是___,60 ℃时两条曲线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3) 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实验如下:

                    分组

              步骤      

              A

              B

              C

              D

              天然漆酶

              PA修饰酶

              SA修饰酶

              MA修饰酶

              1

              加酶液

              0.5 mL

              0.5 mL

              0.5 mL

              0.5 mL

              2

              加缓冲液

              1 mL

              1 mL

              1 mL

              1 mL

              3

              加底物

              1 mL

              1 mL

              1 mL

              1 mL

              4

              条件控制

              分别置于50 ℃的水浴中,每隔1 h取样,冰浴冷却至0 ℃后,测定酶活力(天然漆酶活力记为100%)


              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步骤4中冰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 

              实验结果如上图2所示,可以看出:50 ℃条件下,三种化学修饰______(选填“都能提高”“都不能提高”或“部分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4)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酶制剂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 5.

              为了从三种微生物中获取高性能的碱性淀粉酶,某兴趣小组制备了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进行实验(溶液中酶浓度相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pH=8缓冲液(mL)

              1

              1

              1

              甲提取液(mL)

              0.8

               

               

              乙提取液(mL)

               

              0.8

               

              丙提取液(mL)

               

               

              0.8

              淀粉溶液(mL)

              2

              2

              2

              将各试管放入45 ℃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上述三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注:“+”表示颜色变化深浅;“-”表示不变色。

              (1)为了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应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的液体及各自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除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用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测,还需要________处理。

              (4)根据上述结果,三种淀粉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 mL提取液

              0.5 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是使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填“深于”/“浅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7.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 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

              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