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图1表示酵母菌的个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与甲图对应的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获取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主要计数工具是显微镜和 ___________________板。

              (2)决定酵母菌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t2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制约

              (3)图2中的a1、a2分别对应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时间点。

              (4) 若上图表示的是池塘中某种鱼种群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捕获该种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填“早于t1”或“t1”或“t1—t2”或“t2”)。

            • 2.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rmin-1>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在干酵母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

              (2)接种量为1.5mL、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6h后数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图1是一块规格为lmm×lmm×O.l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所示观察到的图像。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__________,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

              ②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_____个计数室。

              ③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____________个中方格,其容积是____________mm3

            • 3. 某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各种群生物的能量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能(102kJ/m2 7 50 20 0.98 500
              (1)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
              (2)从岸边到湖泊中央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测定物种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3)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4)若该湖泊受到的污染较小,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稳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5)如图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中表示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点是______.
            • 4.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⑴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甲图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        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__ 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__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           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⑵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        __,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火灾后的草原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    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5.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

              (5)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 6.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草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在t0~t2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增长呈_______型曲线;t1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

            • 7.

              武汉岱山垃圾填埋场于1989年投入使用,2007年库容饱和后停止使用。2017年6月20日,备受关注的岱山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填埋场内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演替。

              (2)停止使用十年来,该填埋场只是长满了杂草,而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后,这里可以在2年时间内变身生态公园,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前期的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①若要调查填埋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用镊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借助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

              ②已知填埋场的杂草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蝗虫引起的。蝗虫招来了小蜂和小鸟,小蜂把卵产入跳蝻(蝗虫的若虫)体内,孵出的小蜂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蝗虫的其他个体。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法。

              ③某时期有一批田鼠迁入该填埋场,该田鼠以草根为食,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法测得。预计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请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

              Ⅰ.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

                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图所示。

              海三棱麓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2)海三棱麓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           演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

              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

              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3)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和旱柳的种间关系为          ,旱柳的数量呈现     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                  (填文字)。

            • 9.

              下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          点。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粪便中的能量去向应该为图中数据                中的一部分(方框内数据除外)。

              (3)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

            • 10.

              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

              (2)造成图②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