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溶液(mL)

              缓冲液

              (mL)

              蒸馏水

              (mL)

              种子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萌发的大麦种子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25℃保温10分钟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②,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

              + +

              2

              0.2

              1

              0.8

              未萌发的大麦种子

              + +

              3

              0.2

              1

              0.8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请回答:

              (1)①处应加入_________,利用了酶的_______特性的原理。由实验步骤可知,大麦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发挥活性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②处加入的是等量的_____(填“斐林试剂”或“碘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试管3作对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

            • 2.

              光合促进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作用。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为实验材料来探究其生理作用,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脸材料:生长状况枏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蒸馏水、尺、天平等。

              实脸步骤:

              步骤一: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势良好的番茄若于株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步骤二:给予甲、丙两组喷洒_______________,给予乙、丁两组喷洒_________蒸馏水。
              步骤三:将四组番茄放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四组桥茄的叶片颜色,并测量计算每组番茄的____________;待成熟后计算座果数量以及单果重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植抹生长状况、产量记录表




              根据所学知识冋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遵循的实验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据表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增加蕃茄产量的原因是: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促进了植株生长,进而提髙座果数和平均单果重。

              (3)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光合促进剂浓度为a,则当光合促进剂的浓度小于a时,蕃茄产量_________(会/不会/不一定)降低,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植物源苦皮藤素适用于某些虫害的生态防治,但会出现种子发芽率降低的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后发现,农民使用的“苦皮藤素”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 mL水中含有“苦皮藤”1~5 g(干重)。他们假设,蔬菜种子发芽率降低的现象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该组同学准备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请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材料:晒干的“苦皮藤”混合粉末15袋(10g/袋);饱满且经过无菌水浸泡一天的绿豆种子3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取“苦皮藤”粉末1袋、2袋、3袋、4袋、5袋,分别放入不同烧杯中,各加水1000 mL浸泡两天,用纱布过滤后,得到一组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第二步:进行对照实验。实验思路

                  ①……


                  (2)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 4.

              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研究膨大剂是否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某研究小组将若干蚕豆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基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培养基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适量膨大剂。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蚕豆根尖的放射性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蚕豆根尖放射性最强的部位应是________区,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区细胞的特点为________。

              (3)如果乙组根尖的放射性强度比甲组________,说明膨大剂对细胞分裂具有促进作用,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 5. 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 cm时,切除尖端3 mm,然后切成1.0 cm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 mm,然后切取1.0 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 h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_______________中,分别于________________(时间点)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___________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

              (5)该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 cm时,切除尖端3 mm,然后切成1.0 cm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 mm,然后切取1.0 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 h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_______________中,分别于________________(时间点)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___________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

              (5)该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

              溶液

              缓冲

              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

              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保温10分钟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2

              0

              1

              1

              去胚

              ++++

              3

              0.2

              1

              0.8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        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         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⑴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①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②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        ,从而促进生长。

              ⑵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在适宜且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放置 ,定时观察两组叶片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叶片变黄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甲组叶片变黄的时间比乙组明显延迟。

              ④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