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能为目的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筛选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________。

              (2)实验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________,为了达到分离纯化目的菌的目的,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后才能倒掉,目的是________。

              (5)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数目,需要设计________作为对照组,此对照组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

            • 2. (每空2分,共18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这两种方法的共性都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法对培养皿等进行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5)实验室培养微生物过程中,对于不再使用的菌液或培养基要经过_______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

            • 3.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    ,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    (多选).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    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    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    
            • 4. (2016•奉贤区一模)I.培养基的配制与培养是微生物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图1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的实验操作步
              骤之一,一般称为    .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    灭菌,灭菌是否彻底或是否被污染需要检测,方法是    
              Ⅱ.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理想菌种的步骤是:采集菌样    富集培养    纯种分离.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采集.
              (3)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养.
              (4)图2和图3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获得图2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3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5.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下列是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    .某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因为他们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先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3)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    .从培养基的用途上分类,刚果红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 6.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工业生产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果胶酶,选用的微生物通常是    ,在提取果胶酶后,首先要检测    ,以便将其更好的应用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2)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    .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     (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    条件.
              (3)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 7.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3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2)培养基中氮源是    ,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    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    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    法.
            • 8.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图甲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进行果酒制作实验,若在A装置的通气口补充无菌空气,那么一段时间后,能获得葡萄酒的是    装置,发酵是否成功可用    对发酵产物进行检验确认.
              (2)图乙是胡萝卜素提取粗品鉴定结果示意图.点加提取样品的是    点,点加标准样品的是    点,该鉴定实验的方法叫做    
              (3)微生物培养时,如果想让培养基内只生长真菌,则可用含    的培养基;后期进行菌落统计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4)与微生物培养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 9.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垃圾处理场附近土壤中细菌污染情况,做了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等系列实验操作,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3)将取自不同区域的土壤浸出液分别稀释涂布到不同的平板上,置于37℃    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    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土壤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4)如果要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     的选择培养基,若要鉴别是否分离出了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使用加入了    的鉴别培养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