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1)为了缩短泡菜制作时间,可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液中的乳酸的产生场所是乳酸菌的___________。在制作泡菜初期,泡菜坛水槽总是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3)为分离纯化出优质的乳酸菌,应挑选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乳酸菌发酵产酸奶,发酵到后期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就可以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 3.

              下图是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的接种的方法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B.图中①、②、③步骤都必须确保是无菌操作

              C.图中选择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D.扩大培养酵母菌过程中为加快酵母菌繁殖需要通入空气
            • 4.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乳酸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据图分析,这里的n=___________。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 _________℃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__________都倒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5.

              研究人员为获得用于烟气脱硫的脱硫细菌,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与选择培养:在某热电厂烟囱周围区域采集土样,取样用的小铁铲和盛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________。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________的浓度。 

              (2)驯化脱硫细菌:将目的菌转移到含少量无菌水的锥形瓶中,边搅拌边持续通入SO2气体,驯化几分钟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待长出菌落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并逐步延长通SO2的时间,与此同时逐步降低培养基的pH。由此分离得到的脱硫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3)培养、观察与应用:为获得大量的目的菌以用于生产,在培养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连续取样进行计数,计数方法一般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__法。当用前者进行计数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____,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即可推测出样品中含有的活菌数目。通常情况下,用此计数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中,接种时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接种______组用于统计菌落数,一般选择菌落数为________的平板用于计数。

              (5)对分离分解尿素菌进一步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

            • 6.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配制培养基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B.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
            • 7.

              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培养液的pH≤4.5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发酵。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实验。

              (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窖底泥、酒糟和黄浆水,分别溶于10 mL________中,再各取1 mL上清液接入10 mL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

              菌种来源

              pH

              窖底泥

              酒糟

              黄浆水

              5.0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3.0

              + + +

              + +

              + + +

              2.5

              + +

              +

              +

              2.0

              +

              -

              -

              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表示几乎不生长。

              (3)在pH≤3.5的环境下,仍可检测到少量耐酸性酵母菌生长,这些菌株是________形成的。

              (4)从pH为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可通过_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

              (5)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A

              B

              C

              特点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9.

              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下列哪项不是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 )

              A.微生物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
              B.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微生物细胞直径小
              D.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比动植物高
            • 10.

              1)某市农科院课题研究小组对植物园的胡萝卜新种中的β—­胡萝卜素进行提取和鉴定,所用装置及所得的结果如下图。实验流程为:新鲜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粗品→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

                 

              (1)科学研究最近发现天然胡萝卜素具有使          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2)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流程中的萃取与浓缩所用的操作装置图分别为             

              (3)若粉粹后的胡萝卜干燥所采用的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           

              (4)②所指的四个色斑代表           ,①③所指的四个色斑代表           ,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提取是成功的。  

              (5)图3中的色素(或物质)①②③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6)某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用山茶籽提取山茶油,用油菜籽提取菜籽油,用花生提取花生油,这些油均系纯天然无添加,推测提取这些油的最可能方法是          


              2)乙草胺是除草剂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在土壤和水体中存在时间长,难以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获取乙草胺降解菌,需将土壤样品置于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2)该实验小组选取乙草胺浓度为800mg/L的富集液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取10-3、10-4和10-5倍数的稀释液0.1mL涂布于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平板,各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6、298、297),(35、32、31),(36、7、2)。

                 ①不适合用于计数的为_________倍数的稀释液,用另外两组稀释倍数进行计数得到的细菌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你觉得该同学的说法是否确?__________,理由是                          

              (3)为探究乙草胺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乙草胺的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