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可溶状态的牛奶凝固的酶
              B.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60℃、65℃、75℃、80℃四个温度梯度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立的温度,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
            • 2.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新鲜猪肝研磨液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预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无需设计空白对照实验

                

              D.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B.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4.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或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
              B.在用淀粉酶、淀粉为原料来探究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
              C.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
              D.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
            • 5.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健康人的尿液、汗液、唾液3种液体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只有唾液
              B.鉴定还原糖时,可以用番茄作为替代材料
              C.所有的实验都必须设计空白对照组,才能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用斐林试剂检验实验结果
            • 6.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淀粉溶液作底物
              B.在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
              C.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时色素带颜色将变深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溶液中产生了酒精
            • 7.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 8.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图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6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乙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9.

              探究30℃条件下pH值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pH值

              1.0

              2.0

              3.0

              4.0

              5.0

              6.0

              7.0

              0

              淀粉酶活性mg/g.30min

              200

              203

              250

              490

              450

              300

              250

              200

              蛋白酶活性m g/g.30min

              1520

              1750

              1500

              1400

              1020

              980

              700

              50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液调节pH值,这是对实验的______变量的控制。若要进一步确定淀粉酶的最适pH值,简要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除了因为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有显色反应,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 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C. pH=c时,e点为0             
              D. 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