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4支试管A、B、C、D,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2)试管A、B形成对照,说明酶具有    
              (3)在加入斐林试剂检验之前,试管D中剩余的物质有水、多肽、    
              (4)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①图1分析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     具有类似结构因而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相结合.
              ②图2中代表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    .当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2. (1)细胞膜主要由     组成;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    ;葡萄糖具有    性,可用    鉴定,吡罗红可使    染上红色.
              (2)水在细胞内以        的形式存在.
              (3)物质非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被动运输和    ;被动运输又包括        
              (4)在植物细胞中ATP来源于    ,ATP中1个高能磷酸键都断裂释放的总能量值为    KJ/mol.
            • 3.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有    ;与斐林试剂相比,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溶液浓度较低,且只滴加3~4滴,这是为了防止    的干扰;肽链需经过    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是在    (填细胞器)中形成.
            • 4. (2016•衡阳一模)根据表所列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试剂观察内容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吡罗红、甲基绿等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B豆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及复原
              (l)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材料中,能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    ,最终观察到细胞核中呈    色.
              (3)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的颜色是    .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正确使用顺序是    
              (4)某同学完成C组实验后,绘制了如图:
              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    次显微观察,实验过程中若图中结构7的体积逐渐变大,外因是    ;原生质层是由图中    (填数字序号)构成的.
            • 5.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    ,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    ,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    
            • 6. 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鉴定此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可分别选用    试剂和    染液.
              (2)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    ,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    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    ,重复进行实验.
              (4)若通过研究确认该提取物还含有淀粉酶,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
              ②将试管A、A1放入60℃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min.
              ③分别将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min.
              ④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存在问题是    .  修正方案:    
            • 7. 小麦有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白粒小麦的穗发芽率高于红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表:
              分组
              步骤
              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
               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X
               ②加缓冲液(mL)111
               ③加淀粉溶液(mL)111
               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1)步骤①中加入的X是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2)根据显色结果可以推测:淀粉酶活性越高,穗发芽率越    
              (3)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1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4)若要探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请简要说明理由.    
            • 8. 甲的细胞可产生干扰素,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丙为细菌模式图.

              (1)甲和乙的细胞都属于    细胞.从图中看,与丙细胞结构主要区别是甲和乙的细胞都有    
              (2)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
              A.甲细胞线粒体多        B.甲细胞核糖体多
              C.甲细胞核孔多          D.甲细胞核仁大
              (4)从甲图[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5)某研究者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丙,并从丙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①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②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应设置一系列包含55~65℃的    ,分别测定酶的活性.
            • 9. 如图1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结构应在    下能观察.从图1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有    
              (2)若图1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    (多选).
              A.胰蛋白酶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抗体
              (3)鉴定图2中的结构⑤的常用的试剂为    ,图2中基因1和基因2的结构差异表现在    
              (4)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是     (多选).
              A.tRNA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mRNA
            • 10.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及研究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Ⅳ染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果糖    砖红色沉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出现蓝色反应
              (1)请将使用的染色剂在图表中补充完整
              (2)上述实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     (实验序号).
              (3)①实验过程中用到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4)实验②中,使用质量分数为8%的    处理细胞,可以改变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的 结合.
              (5)实验③④所选择的染色剂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6)上述4个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填标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