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日照二模)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小型犬浣熊的数量多达数千只,目前还不属于濒临绝种的动物,但这并不代表该动物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为估计已有42%的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被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如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分析回答:
              (1)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至少占有    个营养级.
              (2)若a时人类开始逐步将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b时人类开始退耕还林,撤离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则曲线可以表示小型犬浣熊所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的变化.c时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    法.
              (3)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    时期处于增长阶段;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那么种群密度在    时最大.
            • 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    ;②    ;该小组还采用    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    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    
            • 3. 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    结构.
            • 4. 某科学家在一呈带状分布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乔木A.岛上的一种蜗牛取食乔木A的落叶,一种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但嫩叶中的一种苦涩物质使猕猴不能一次过多取食.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获得了下表数据,并根据其年龄结构得知目前种群较稳定.请根据上述信息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123456
              乔木A株数254436
              (1)调查乔木A的种群密度,最佳的取样方法应是    ,下列样方大小的设置,最佳的应是    
              A.1m2   B.100m2     C.10000m2
              (2)根据上表数据,乔木A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样方(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题干信息,该群落中的蜗牛与猕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现象.
              (4)乔木A与猕猴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对于各自种群的意义在于    
              (5)若要对该乔木进行保护,最好的保护措施是    
              A.易地保护   B.就地保护.
            • 5. 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初期(上一年12月初)在岛内相距400米的地点分别放置一只雄鼠和一只未孕雌鼠,一段时间后它们通过信息素发现了对方,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有        功能.
              (2)一般情况下,种群数量变化有增长、    等情况.上述家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
              N(估算家鼠数)3143744686869
              科学家调查鼠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据数据分析,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    
              (3)研究过程中发现,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及这种海鸟的食物为食,导致这种海鸟数量大量减少,据此分析家鼠与这种海鸟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    ,这两种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根本区别是    
            • 6. 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1)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    
              (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    的方法.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    .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    
              (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    
            • 7.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表所示.
              等级高度(cm)数量(株)
              a级h≤10120
              b级10<h≤3062
              c级30<h≤10032
              d级100<h≤30016
              e级H>300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灭,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1%57%61%
              aa11%17%21%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 8. (2016•陕西校级模拟)稻田中的福寿螺虽活动能力弱,但对水稻危害很大.(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    .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摘除卵块,从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的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如图表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①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    
              ②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成年福寿螺/螺卵)数量下降.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9. 某研究小组对常规单作棉田和豆间棉田(棉花与绿豆间作)内所有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捕食性瓢虫的控害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类型田摄入量(kJ/(m2•a))占捕食性天敌的总量(%)对棉蚜控害功能系数(%)对多有害虫控害功能系数(%)
              常规单作棉田60.4238.0412.857.98
              豆间棉田26.4528.915.072.39
              (注)控害功能系数=捕食性天敌的摄入量/害虫净生产力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棉田内棉蚜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就豆间棉田分析,其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体现为    ,两种作物间作的好处是    
              (2)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棉蚜与棉花之间的关系是    ;棉花被蚜虫取食后,能放出特殊气体吸引棉蚜的天敌,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说明该功能具有    的作用.
              (3)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捕食性瓢虫对    棉田的控害效果较好;两种棉田中    的害虫净生产力较高;捕食性瓢虫对棉蚜的控害功能系数高于对所有害虫的控害功能系数,原因可能是    
            • 10.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图中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82009201020112012
              10.09.286.85.5
              3.02.11.10.30.1
              0.30.61.11.52.3
              3.02.00.400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3)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