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______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______ (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______ (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 (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______ 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______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 ______ 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 2.

              1859年,托马斯·奥斯汀从欧洲带了24只野兔来到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数量已经蹿升至6亿只,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为了消灭兔子,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敌——狐狸。但是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迟缓的本地有袋类动物。最后又引进了黏液瘤病毒,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数量。回答问题:

              (1)野兔刚进入澳大利亚,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欲调查某一时期野兔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2)野兔与牛羊、狐狸、黏液瘤病毒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在引入黏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选择作用,使兔群中___________不断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

              (5)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应果断采取________保护,为这些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3. 分析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材料,回答问题
              (1)下表为某种群的遗传学测量数据.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B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b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1)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 ______
              A.1900年显性个体远远大于隐性个体   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接近
              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       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中的环境变化
              2)1970年该种群中Bb基因型的频率是 ______
              3)请说明1900~1970年的七十年中显性基因B的频率逐渐下降的原因 ______
              (2)如图是关于某山脚的草被类型由A、B、C三类物种随时间的演化成A、B、C、D状况,其中草的类型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 ______ (写出相关物种的编号)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______ 多样性; ______ (写出相关物种的编号)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______ 多样性.
              2)D的出现可能是 ______ 的结果.
              3)若要使A、B物种之间产生杂交子代,可以运用 ______ 的细胞工程技术.
              (3)物种多样性可用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数量的分布频率来衡量,常用 ______ 来表示,调查物种多样性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 4.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某研究所对天目山不同海拔檫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调查,根据海拔由低到高分别确立了Pop1、Pop2、Pop3、Pop4和Pop5等5个海拔群体.
              (1)若要调查天目山檫木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 ______ (方法).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个种群能够在不同海拔环境下生存是 ______ 的结果.
              (3)测定天目山檫木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 ______ 来测定5个种群DNA片段的相似性.经测定,得到表.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遗传相似性越高,遗传距离则越 ______ .(选填“近”、“远”)
              遗传相似性
              Pop1 Pop2 Pop3 Pop4 Pop5



              Pop1   0.78 0.78 0.63 0.52
              Pop2 0.25   0.82 0.77 0.64
              Pop3 0.25 0.20   0.66 0.63
              Pop4 0.46 0.26 0.41   0.81
              Pop5 0.66 0.45 0.46 0.21
              (4)经调查,人类活动是影响天目山各海拔檫木种群遗传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但还未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下列方法最为可取的是 ______
              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离体保护D.禁止人类活动.
            • 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图1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群时,常用 ______ 法调查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并主要依据种群的 ______ 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1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这些植物在图2中可用 ______ 表示(填字母).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生态湿地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有一定限度的.
            • 6.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 ______ 头.
              A.98   B.121   C.112   D.129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件是 __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1.据图分析: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2中的曲线 ______
            • 7.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依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______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8. 白桦是一种喜阳、耐寒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山区.为研究白桦的生长状况,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 ______ 法进行调查,并对乔木进行尺检,测定 ______ 等特征,据此对乔木的树龄进行划分,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
              (2)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

              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 ______ ,导致 ______ 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______ 型.
              综合上述分析, ______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 9.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对某保护区内鸟类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内有MG、CE、DP、DW四个地雀种群,其中只有地雀MG与地雀CE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其余地雀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在不同生活季节中,地雀数量有很大差异.图(1)所示为三年间地雀DW种群越冬个体某种基因频率的调查结果.

              (1)DW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喙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图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2)造成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的本质是 ______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______
              A.与MG亲缘关系最近的是CEB.与DP亲缘关系最远的是DW
              C.DP和DW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地雀喙的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研究者发现,保护区内很多地雀都爱捕食某种蛾,这种娥因具有多种体色而被捕率不同.对该种娥的两个种群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基因型 A种群(只) B种群(只)
              WaWb 200 0
              WaWa 50 120
              WbWc 100 200
              WcWc 150 50
              WaWc 100 80
              (3)调查保护区内娥的种群密度采用 ______ 法.由于地雀的捕食,B种群中WbWc的个体明显增多.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______
              A.人工选择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
              (4)以下对A种群和B种群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有 ______ (多选)
              A.Wa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33%
              B.B种群中具有WaWb的物种已经灭绝
              C.地雀对娥的选择性捕食决定了娥的进化方向
              D.就W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5)已知上述A和B种群中每个个体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A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______
            • 10.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______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______
              等级 高度(cm) 数量(株)
              a级  h≤10 120
              b级  10<h≤30 62
              c级  30<h≤100 32
              d级  100<h≤300 16
              e级  h>300 6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______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本地
              AA 51% 57%
              aa 11% 17%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______ 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______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