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图表示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B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C图是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请据图作答:

              (1)B图中b曲线表示A图    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可以进行的培养方法是:在    条件下进行培养.
              (3)C图中醋酸发酵在    瓶中进行,若乙瓶中流出液明显呈酸性,则说明流出液中有    生成.
              (4)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        .请写出果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    
            • 2.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2)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对培养基常用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不同菌落周围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应挑出    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4)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 3. 工业上可以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β-胡萝卜素.回答有关胡萝卜素提取的问题:
              (1)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为了使发酵菌种迅速繁殖,应用    培养基.发酵过程中应采用    技术来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保证发酵正常进行.
              (2)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石油醚是理想的萃取剂,因为它具有:、        等优点.萃取过程采用水浴加热,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    
              (3)若用胡萝卜的根尖细胞组织培养,则培养成的植株叶片的颜色为    ,说明根尖细胞    
            • 4.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大量的乳酸产生菌如乳酸杆菌,可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进而导致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同时瘤胃中还存在大量的乳酸利用菌,可发酵乳酸.
              (1)乳酸是相应的微生物进行产生的,要分离和计数瘤胃液中的乳酸利用菌,必须先制备培养基,该培养基以为唯一碳源,采用法灭菌,采用法接种,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2)在观察结果时发现培养的菌落形态多样,其原因可能是
              (3)体外模拟急性酸中毒条件下添加乳酸利用菌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每个发酵瓶接种12mL 经过四层纱布过滤的新鲜瘤胃液,根据菌株接种量(0mL、4mL、8mL)分为3组,即T0、T4和T8组,各组均设4个重复.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T0T4T8
              新鲜瘤胃液+12mL+12mL+12mL
              菌株接种量0mL4mL8mL
              无菌发酵液X mLY mL0mL
              培养温度39℃39℃39℃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菌株接种量不足8mL的发酵瓶,用该菌株的 补足8mL,以保证每个发酵瓶内培养液体积一致.表中的X、Y分别是 mL.
              ③39℃条件下培养18h,每间隔3h测定pH值(不测定初始值),同时收集样品以备测定各时间点的乳酸浓度.测定的乳酸浓度数据有  个.
            • 5. 某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除了葡萄糖作为碳源外,还应该含有 ,要观察JA122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则需在以上培养基中加入 .
              (2)若要对JA122大肠杆菌计数,接种方法为 , 接种时接种工具要 后再使用.
              (3)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均能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①鉴定CV101、CV103、CV116是新菌株的依据是菌落 
              ②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经灭菌处理后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
              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以上推测.
              第1步:配制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第2步:将CV101和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可得出的结论: .
            • 6. 将醋酸菌突变体中与耐酸有关的ALDH基因导入优良醋酸菌中,选育出高发酵速率、耐酸的醋酸菌,用于果醋生产.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含有ALDH基因的DNA与质粒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  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为获得耐酸的醋酸菌,用 法接种于含高浓度醋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将筛选  纯化的菌种用 的方法长期保存.
              (2)图1表示温度尧乙醇浓度对该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
              ①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 ,再将其转变为醋酸.
              ②研究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最高产酸量时,最好把温度控制为 ℃,如温度过高,醋酸菌代谢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 
              ③酒精发酵后通过出料口检测酒精浓度,将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调节到  左右,才接种醋酸菌,较高的酒精浓度会使产酸量下降,不适宜接种,原因是 .
              (3)为检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分别取0.1mL稀释菌液均匀 涂布在4个平板上曰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4、139、140、141,据此可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个/mL.
            • 7. 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原理与教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其工艺流程要求更高.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的酵母菌都来自自然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酵母菌菌种时,土壤样品应来自 ,选择培养基应该以 作为唯一的碳源.若检测酒精产量高低,可以在菌落上滴加酸性 溶液,观察其颜色深浅.
              (2)为了确保从土壤成功分离出酵母菌,获得土壤溶液后,首先要进行适当倍数的  , 再进行 的接种操作.
              (3)接种环在使用前要先灼烧,其目的是 . 平板划线操作中,每次划线之间也要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 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其原因是 .
              (4)微生物的培养基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往往包括 五大类.制作果酒时,酵母菌的培养基是 .
              (5)通过改良菌种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传统的育种方法是  , 现代高科技的育种方法是 
            • 8. 反刍动物,如牛和山羊,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以尿素作唯一氮源.以下示意图是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流程.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用该接种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原因是 
              (2)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  →灭菌→倒平板.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Ⅰ号培养基外,还要提供  的条件.
              (3)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图示的酶活性的高低可用 中 的减少量来表示.
              (4)萃取胡萝卜素的过程应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5)如果要对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进行大规模种植可采用方法,在对外植体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和 两项工作.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 9. 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2、3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为 培养基、 培养基.
              (2)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
              (3)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 法.
              (4)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 , 下表是另一种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具有 作用.
              成分KH2PO4Na2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
              含量1.4g2.1g0.2g0.0g1.0g15.0g
              (5)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
              物质
              突变体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ABCDEF
              1++
              2+++
              3+
              4++++
              5+++++
            • 10.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KH2PO4Na2HPO4MgSO4•7HO葡萄糖尿素琼脂
              1.4g2.1g0.2g10g1g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000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