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值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某研究小组用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制作泡菜,探究某些因素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分析,食盐用量为___________较好,但要在发酵达___________天以上食用比较适宜。实验中各组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___________相同(至少答2点)。

              (2)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为致癌物_____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泡菜坛的坛盖边沿水槽中要注满水,目的是___________。

            • 2.

              完成下列传统发酵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Ⅰ.下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分析并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法。

              第四步:培养。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____。

              Ⅱ.家庭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


              (1)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盐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 
              (2)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物质的颜色是__________。

              Ⅲ.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左右。

            • 3.

              泡菜制作简单,易于储存,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以下是有关泡菜制作的一些问题,请分析作答:


              (1)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所用盐水需煮沸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泡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________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等。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后形成________色的染料,然后将_______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5)某校兴趣小组探究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mg/kg):

               

              封坛前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1号坛

              0.16

              0.26

              0.60

              0.40

              0.20

              0.16

              0.10

              0.10

              2号坛

              0.16

              0.21

              0.52

              0.42

              0.30

              0.18

              0.15

              0.15

              3号坛

              0.16

              0.32

              0.70

              0.48

              0.30

              0.25

              0.20

              0.20

              该兴趣小组取3只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泡菜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泡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如下图。

              (1)制作泡菜时,需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盐水,盐水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进行配制。

              (2)据图分析,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宜食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项)。

              (4)泡菜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用比色法,因为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化合物。

              (5)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Ⅰ.腐乳的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上述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有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________,避免豆腐变质。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的作用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泡菜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________,盐水煮沸的目的是                             。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染料。

              (3)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泡菜古称殖,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是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                             (2)制作泡菜时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3)制作过程中,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4)泡菜制作需要加入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     .盐水需要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冷却的原因是                            

              (5)制作泡菜需要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其原因是                           

              (6)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                       

              (7)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是       ,测定亚硝酸盐的目的是                       

              (8)泡菜制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9)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培养基中应含有    、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同时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 7.

              泡菜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3100年历史,《诗经》的《小雅·信南山》一篇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黄祖”的诗句。其中的菹就是泡菜的古称。请回答有关泡菜制作的下列问题:

              (1)泡菜制作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为了解发酵液中菌种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接种。若将1mL发酵液稀释105倍,在三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2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3、38、37,则1mL发酵液中有___________个酵母菌。

              (2)为了保持所获得菌种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对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泡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发现泡菜坛内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为避免杂菌污染,该同学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乳酸菌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发生重氮花反应,泡菜榨汁获取的溶液会出现___________色,可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使泡菜汁透明。

              (7)下图是该活动小组记录的两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关系图。根据此实验结果,你认为比较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浓度为______________。

            • 8.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_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

            • 9.
              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微生物培养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                     

              (3)鉴定粗提取的DNA时,在提取液中加       试剂,将试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DNA溶液会变            。  

              (4)胡萝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      →胡萝卜素。

              (5)下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通常在初花期选择完全未开放的的月季花蕾,挑选       期的花药,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      法来检测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图中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