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   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    态的大肠杆菌。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    ,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   

              (3)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 2.

              科学家从某细菌中提取抗盐基因,转入烟草并培育成转基因抗盐烟草。如图是转基因抗盐烟草的培育过程,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上的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分析回答:

               

              (1)①过程获得的抗盐基因可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必须用________酶,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

              (2)已知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如表:

               用图中的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酶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过程为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酶对外源DNA、质粒进行切割。

              (3)图中⑤、⑥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抗盐烟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

              (4)为确定转基因抗盐烟草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在个体水平上鉴定,后者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7分)海栖热袍菌生活在55~90℃的海底火山口处水域,其产生的乳酸脱氢酶(LDH)具有极强耐热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酶以用于工业制备NAD+(一种辅酶),基本技术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

              (1)过程①中,应提取_______________的基因组DNA作模板;同时根据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过程①中使用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程③前,利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3)过程④中,应将大肠杆菌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诱导培养;然后提取大肠杆菌的____________进行检测,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此方法称为___________

            • 4.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1)如图表示目的基因在DNA分子中的相对位置及利用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第一轮循环产生的产物:

              ①PCR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

              ②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条件。

              ③PCR中加入的引物有________种。

              ④请绘出以3链为模板经PCR扩增的产物________。

              (2)用两种识别序列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某种质粒后,通过凝腔电汰分离分析得下表:

              使用限制酶

              酶切结果(单位:Kb)

              酶M

              1.0、5.0、10.0

              酶M+酶N

              1.0、2.0、3.0、4.0、6.0

              则:①在该质粒中,N酶的切割位点有________个。

              ②若将M酶与N酶切出的DNA末端用________酶相互连接后,对于该连接部位序列是否仍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________(填“都可以”、“都不可以”或“只有一种可以”)。

            • 5.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是从酵母菌细胞内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含有酵母菌的________基因,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无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用限制酶,该酶能够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使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PCR方法扩增,该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 )、水、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DNA、________和________。

              (4)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________出发,通过设计蛋白质结构和推测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而确定相对应的________,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

            • 6. 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 由过程①获得的A为____________;过程①中需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过程①中,PCR扩增人凝血因子IX基因前需根据已知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合成出________。

              (2) 利用A中的_________基因特性来筛选鉴定出含有人凝血因子IX基因的成纤维细胞。

              (3) 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___,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 7. (10分)材料Ⅰ: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材料Ⅱ: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请依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         和       之间。

              (2)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                              

              (3)据材料Ⅱ,在过程②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在过程③中,用           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          处理。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               。在胚胎移植前,通过             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 8.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中,A→B利用____________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其中①为__________过程。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③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__。

              (3)B→D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的鉴定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8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A、a,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分析,该病为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推测Ⅱ-3的基因型是               

              (2)该病患者由于垂体产生的             不足,引起侏儒症。

              (3)研究人员采集了10位家系成员(系谱图中有编号的个体)的血样,提取了这些成员的DNA,采用                技术对该病相关基因—GHRHR基因片段(260bp,bp代表碱基对)进行大量扩增,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tUⅠ对其切割,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如下图所示。

              据系谱图和电泳图分析可知:

              ①该病患者GHRHR基因片段有         BstUⅠ酶切位点。

              ②在提取DNA的部分家系成员中,            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③若Ⅱ-10与Ⅱ-11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10. hNaDC3(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3)主要分布于肾脏等重要器官,它具有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和转运等功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绿色荧光蛋白与hNaDC3融合基因,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以动态观察hNaDC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NaDC3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研究主要过程如图(实验中使用的限制酶SacⅠ的识别序列是GAGCTC,限制酶SacⅡ识别序列是CCGCGG)。请分析回答:

              (1)与PCR相比,过程①需要的特有的酶是________,应从人体________(器官)的组织细胞中获得模板RNA。

              (2)DNA分子被Sac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_。过程②选用SacⅠ、SacⅡ分别切割hNaDC3基因和质粒载体,可实现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并正常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

              (3)过程③可获得多种重组DNA,可依据不同DNA分子的大小,运用________(技术)分离、筛选重组表达载体。

              (4)显微观察导入“绿色荧光蛋白-hNaDC3融合基因”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发现:转染后第1天绿色荧光混合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核中未见绿色荧光;到第5天绿色荧光清晰聚集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未见绿色荧光。根据这一观察结果还不能得出“hNaDC3是在细胞质中生成后,在细胞膜上发挥作用”的结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绿色荧光蛋白本身的定位,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

              (5)研究人员以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导入融合基因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一段时间后发现,转染细胞的细胞膜上绿色荧光明显增强。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