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无硕师名人与游/然后知生于忧,而死于安乐也
              B. 遇其叱咄/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不敢出一言以/ 前行,欲穷其林
              D.以衾拥覆,久而乃/政通人,百废具兴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一一不知道从哪里买书来看。
              B.离逆旅,主人曰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每在也只吃两顿饭。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里已经感觉到很快乐,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
              D.假诸人而后见也--向很多人借才能借得到书看。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的求学之路可以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家贫吃穿条件差,读书靠借和抄,拜师要离家远途跋涉,求学还要看老师的脸色。
              B.宋濂认为自己求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勤借书,勤抄书,勤读书,勤拜师,勤提问。
              C.宋濂觉得年轻人吃、穿、住、教师、用书等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D.作者认为,求学之道一要勤奋,二要虚心,三要专心,关键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现身说法,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国。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尸百万伏:埋
              B.休降于天祲:吉祥
              C.比肩继而在踵:腿
              D.晏子延: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怒乎聂政刺韩傀也
              B.挺剑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头抢地耳楚人晏子短
              D.何至楚人为小门大门之侧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国。
            • 3. 甲: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乙: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1)解释加点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A、此非恶声也:不是B、无不膝行而前:膝盖  
              C、楚兵冠诸侯:居第一位D、睿素无北伐之志:向来、平素
              (2)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绝其甬道人鸟声俱绝
              B、言于睿日于是至则围王离
              C、莫敢仰视莫不私王
              D、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卒于官。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①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4)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祖逖和项羽能成一代名将的原因。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大铁椎传(节选)
              魏  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饮辄尽造:往、到
              B. 衔赋诗觞:酒杯
              C. 多力善:喜欢
              D. 不不袜冠:载帽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亲旧知如此安陵君许寡人
              B. 黔娄妻有言吾妻之美我者
              C. 人其雄健物喜,不以已蜚
              D. 子灿寐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但他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每当领会了书中的内容时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B. 《五柳先生传》写法另具一格,着重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精神气质,语言洗练,内容看看似平淡,却蕴意深刻。
              C. 《大铁椎传》中,作者通过大铁椎的肖像、语言等的描写,刻画出一位个性鲜明的奇人形象,给人一种神秘的之感。
              D. 两篇行文不为所动开头都提到了“不知何许人”,主要原因是作者对传主的身世一无所知,便只好从侧面的角度写人叙事。
              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②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5)用“/“为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能断6处。
            • 5.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乙】
                  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
              (1)解释下列句中点的词语。
              ①碎裂奏牍     
              用其人    
              ③自当有史官    
              ④上既惧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尚急于弹雀日始出时去人近
              B.跪拾之以归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太祖其所奏常事耳
              D.赐金帛慰劳亦荆吴形胜最也
              (3)翻译下列各句。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以归。
              ②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③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4)【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里中猿则叫无绝
              B、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富阳至桐庐
              C、负势竞横柯
              D、哀转久猿则百叫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 7.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加点词。
              ①世    以钱币乞之    
              ③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彼其受之天也    
              (2)选出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借旁近与之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仲永才能消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讲了什么道理?
            • 8.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父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③蒙以军中多务    
              ④见往事    
              (2)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是指物作诗立蒙乃始
              B.或钱币乞之蒙辞军中多务
              C.余闻也久大兄何见事晚乎
              D.于舅家往事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有关学习的故事,方仲永和吕蒙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方仲永:    
              吕蒙:                                                                        
              (5)你从甲、乙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9.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先帝以驱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与朱元思书》)
              B.受任于败军之横无涯(《岳阳楼记》)
              C.至于斟酌损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无兴德之言毒之乎?(《捕蛇者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诸葛亮在出师前除了明确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职责外,还明确了朝臣和后主刘禅的职责,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 10. 课内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结友别  足肤皲裂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  慕圣贤之道
              C.是人多以书假余  中有足乐者    D.蒙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3)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