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者能勿耳 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 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文中第 1 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 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 2.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客路青山外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悲守穷庐          顷刻两毙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乙】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着重围绕哪一个字加以论述?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 【丙】文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 3.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二则》)

                  【乙】孟子日:“……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  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  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  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  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未比喻“礼”。  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⑨由:遵循大道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  (2)是亦不可以乎(已:      )

                  (3)往女家(之:      )  (4)以为正者,妾妇之道也。(顺: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乙】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

              (1)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____。(2)一日书画 曝 _______。

              (3)遂反流逆上矣  溯_______ (4) 今乃掉尾而斗 乃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 略无 处   ___________      

              (2)多趣味  ______________             

              (3) 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___      

              (4)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虽乘御风 ______             ②无丝竹之耳 ______
              步于中庭 ______          ④便还家 ______ 。
            • 7.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窥檐语
              ②可爱者甚
              ③芙蕖则不
              ④自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B.濯清涟不妖
              C.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能事不已
              (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4)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 ______ 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______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______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 ______ 的情感。
              (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 8.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下列各小题。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______
              A.土墙凹凸处( 在 ) 游其中 ( 想像 )
              B.项为之 ( 僵硬 ) 留蚊于帐中 (白色的)
              C.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数十(鞭子)
              D.以土砾凸者为(同“丘”,土山) 云端(高亢地鸣叫)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句: ______ 。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句: ______ 。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 ______ 。
              (3)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______ 。
              (4)“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______
              (5)“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
              ① ______ 、② ______ 。
            • 9.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头(   )        (2)折蛇行,明灭可见(    )

              (3)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乃记之而去(    )

            • 10.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王大怒,使之( )( ) 莫邪子名赤,比后( )( )

              客以剑王( )( ) 王头复汤中( )(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