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②是亦不可以 ______
              不仕乎 ______ ④孔子愀不容 ______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善哉,回之意!
              (4)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 2.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禹锡终连州: ______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还于京师: ______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______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为神。 (《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C.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D.策之不其道。 (《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为友: ______
              ②为官: ______
              ③为师: ______ 。
            • 3.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冥冥                    薄:_______

              狗劣也                    乃:________

            • 4.

              武 技

              李超,字魁吾,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曰:“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即交臂作势,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幸勿罪!”李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鲁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托钵:托着碗化缘。 ②感荷:感动。  ③昂:高。低昂,即高低。  ④罔:无,没有。 ⑤适:到……去;历下:地名,今济南历下区。 ⑥骈:并拢。

            • 5.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______
              A. 宫妇左右莫不 (私:偏爱)
              B. 时时而 (间:偶尔)
              C.烛邹已毕 (数:数量)
              D.寡人矣 (闻命:接受教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使诸侯闻之,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美于徐公 B.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记之 D.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 ______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4)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6.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如土石何
              B.舜发于畎亩中        何陋
              C.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战长勺
              D.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出淤泥不染.
            • 7.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出近之            
              B.断其喉,尽其肉,乃
              C.以为 噬己也     
              D.虎大
            • 8.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林间窥之
              C.因喜,计之曰                             
              D.出近之
            • 9.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下了句子中的“之”字不是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B.二世杀
              C.楚人怜D.固以怪矣。
              (2)下面各句中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与人/佣耕       B.佣者/笑而应曰      C.辍耕/之垄上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甲)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选文(甲)“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4)对(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 10.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③矣。迨④至菡萏(hàndàn)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注】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致:情趣。④迨:及,等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虽乘御风                      ②属凄异    
              我于花之未开              ④复蒂下生蓬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渔人甚异之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中三峡夏天“水”的特点。
              (4)乙文中,作者说“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请用自己的话举出荷花“可目“的表现(一例即可)
              (5)结合选段,分别说说甲乙两文如何体现总分(分总)这一写作方法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