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文阅读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未能远谋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师”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进攻,夹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乡人曰还,谓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乱次济,遂无次
              C.战长勺莫敖使徇师曰
              D.公将鼓斗伯比送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4)【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    的建议;【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 2.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一狼径                 ②其一坐于前    
              ③一狼其中             ④屠自后断其    
              以诱敌                 ⑥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
              C、借旁近与之。D、于舅家见之。
              (3)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用四个字表示),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    ,狼的本性    。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情节中的    
              (5)“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6)文中两只狼的做法和意图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 3.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何陋之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甲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的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
            • 4.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善琴(弹)B.在高山(心情)
              C. 逢暴雨 (士卒)D.吾于何声哉(逃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钟子期必得B.乃援琴而鼓
              C. 飞何功D.过惠子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伯牙“善听”和钟子期“善鼓”总领全文。
              B.文章以“善”为线索贯穿全文,描述两人“善鼓”“善听”的情景。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承上启下,揭示了知音的真正内涵。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译文:    
              ②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中是如何表现伯牙“善”鼓琴和钟子期“善”听的。
            • 5.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金陵。环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乃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母,抱衾寝母。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
                   越十年,母疾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有删节)    【注】:①一元:杜环之父。   ②褊biǎn:狭小。
              (1)选出与“母泣告以故”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中有足乐者     B. 以为妙绝    C. 以土砾凸者为丘        D. 策之不以其道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金陵    家:      ②奉糜母  食:       ③不惬意   少:    
              (3)翻译下列句子。
              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
            • 6.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各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夥颐:夥,同“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沈沈:通“沉沉”,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耕之垄上                     辍:    
              说陈王曰                     或:    
              ③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
              陈       之:    ;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对比甲乙两段文字,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    
              启示:    
            • 7.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故/虽有名马                    D.而/乡邻之生日蹙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
              而临之(马鞭)              B.万钟于我何
               
              焉(增加,指带来好处)
              C.其恕乎!(大约,表推断的语气词)  D.吾恂恂
              起(连词,表承接)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语言以长句为主,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气势恢弘,且多用反问,使文章跌宕有力.
              B.文章第②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C.第③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
              D.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5)课文写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 8.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
              【注】①进:学习新曲.②益:增加,此处与“进”同义.③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④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⑤望羊:即“望洋”,向远处看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⑥王(wàng)四国:统御四方天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在登高山           志:    
              逢暴雨             卒:    
              ③孔子学鼓琴
              师襄子    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    
              ②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译文:    
              (3)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第①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②③空用原文回答)(3分)
                   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托①    ,善听者则闻弦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音”.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得其志”、“②    ”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鼓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③    ”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
              (4)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
              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 9. 【选段一】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段二】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1)填空.
              ①古代虚词中,“以”是个多义词.【选段一】中“以衾拥覆”的“以”为“用”的意思;“以中有足乐者”的“以”和《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选段二】中“而以察吾柑”的“以”则和《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意思一致,为:    
              ②现代汉语中,“是”多为动词,表示判断.【选段二】“吾赖是以食吾躯”一句中“是”与《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中的“是”的意思相同,意思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②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3)对于富贵,【选段一】借“余”的叙述“    ”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对追求富贵者,【选段二】则借卖柑者之口斥之为“    ”:前者谦谦,颇具温厚长者之风,而后者明显见出为文者的    之心.(前两空填原文中的语句)
            • 10.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项中与“吾妻之美我者”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烫熨之所及也
                  B.辍耕之垄上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