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
                                                   何飞鹏
                 ①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有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②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③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④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
              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⑤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能简单料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⑥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就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时间去寻找,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⑦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的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⑧好走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抢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
                 ⑨“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⑩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问那个本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地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二十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选自《读者》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本文作者是针对上面现象发表议论的?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代之?请简要回答.
              (3)把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与原句相比,改句削弱了    的语气.
              (4)本文⑦⑧⑨三段论述问题采用    结构,其中第⑧段论述了    .第⑧段论述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这句话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当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亦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亦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的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亦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道家以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亦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所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于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于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这些人如没有事做,反觉烦闷.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做些我们所不感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兴趣,但亦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是不可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摘自《读者》2013年第l0期)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儿时的游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部分,人的理想生活,就应是这种快乐的生活.
              B.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C.每个人都要对赖以生存的社会负责,所以都要做些可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做的事.
              D.个人的兴趣应该服从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家理论的一项是    
              A.人都是生活在某种社会中的,若没有社会,人就无法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
              B.人在社会中生活,总会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不能完全拥有快乐的生活.
              C.如果没有社会制度,无论小孩还是大人就都能快乐的生活,所以应取消社会制度.
              D.人皆有兴趣但各不相同,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天下事皆有人做.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围绕兴趣与人生的话题,从小孩子的游戏引出道家对理想生活的认识.分析了道家思想的局限性与合理性,提出了自己关于兴趣与人生的看法.
              B.文章大体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先论述人的兴趣的特点及种类,后半部分集中阐述人生的意义以及与兴趣的关系,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C.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在白话中自然融入一些文言词语,简洁明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读者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D.文章立论和驳论相结合.有破有立,运用举例、道理等论证方法,阐述了怎样正确认识人生、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谨慎“行善”
                ①前段时间雅安地震,在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很多热心网友尤其是知名网友,通过微博转发一些救援信息.救人一命,功德无量.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一些家伙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发布了一些错误的救援信息.他们的恶毋庸置疑,但扪心自问,在这件事上,我们这些出于善意转发信息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帮了忙.这样说打击面未免太广,触犯众怒我可不敢,但说说自己总是可以的.
                ②地震当天,我也和很多网友一样,盯着电脑,不断刷新,高度紧张地关注着灾区的最新动向.没多久,一条微博进入我的视线,大意是有位妈妈伤得很重,想见女儿最后一面,请女儿看到消息后速去医院.最后,还留下了手机号码,方便女儿联系.我想都没想就要转发,就在此时,我的电话响起来,等接完电话,已经有人澄清:“这是一条假消息,手机号码是甘肃的,请大家不要转发.看到有人转发,请敦促对方删除,以免有人上当受骗.”
                ③没过几分钟,我的QQ开始闪烁,有人在QQ群里转发了这个消息.我马上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这是假消息,顺便谴责了编造这条信息的家伙,因为他很无聊、很过分.回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是很得意的,因为及时指出了别人的错误,阻止了谣言的扩散.但在看了一下午类似的假消息后,我开始感到心虚-如果不是那个电话,我就会转发这条消息,并且为自己的“善举”感到自豪.美国有评论家说,一场灾难发生后,前5分钟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但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就我当天的感觉,这句话用在微博上同样成立,而且时间更短.
                ④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我在转发消息时,其实也在暗示大家,我很善良,很关注灾区.不用捐款,更不用冒着危险亲临现场救援,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别人就会知道,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实际上,这种善意中包含着虚伪.当时,如果我真的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感,就应该拨打那个手机号码,验证信息的真伪,然后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发布出去.当然,这件事情已经有人做了,并且对谣言做了澄清.我对此感到振奋,正因为有这些网友,微博才能自我净化,真实的消息才得以传递.同时,他们也如镜子一般,让我看到了隐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弱点,那就是,不愿为自己的善意付出行动.
                ⑤早在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出现之前,互联网上的假消息已经层出不穷,比如,某地有小孩失踪;比如,某地有人患白血病,需要稀缺血型,等等.有些假消息司空见惯,几年前我上论坛时就见过,如今居然在微博上与它们再次相逢.看着那些熟悉的文字,我竟有一种“别来无恙”之感.这么多年,依然有人上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制造谣言的人固然可恶,但如果我们能有所行动,对消息来源和内容寻根究底,我想,大多数假消息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正如转发一样,慎点“转发”也是一种善举.如果实在拿不准消息的真假,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这些,我想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这篇一事一议的文章中,作者是因什么事而引发议论的?
              (3)选文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行乞者”,谈谈你会怎样做?
            • 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感伤是一种情怀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  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身躯干枯的弃妇的抽泣.我曾阅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已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
                                                                                    (文章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
                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才伟大.
                C.作者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是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情感基础.
                D.《江雪》中表现的感伤情怀进一步触动感伤秋天的作者,产生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
                B.杜甫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他的感伤还传染了别人.
                C.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D.没有杞人的“忧”,社会就不会和谐,大同之道就不能实现.
                (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诗词、绘画、小说等作品中描写的感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论述“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这一观点.
                B.论述“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这一观点.
                C.论述作者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是为了感染读者,使他们心酸、悯怅,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D.论述作者展示许多人内心的写照,以此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4)为什么说“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下列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    B.有对人生深邃的思考.
                C.是一种大悲悯大苦闷.             D.是一种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
            • 5. 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    
              ②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    
            • 6. 议论文阅读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长不以为然,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放任自流,缺乏与学校沟通,缺乏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和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每况愈下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的自信,源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商高”?后经了解,原来,他听信了爱因斯坦孩提时的“故事”.
                殊不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该是以讹传讹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劣等生.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故事--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后同样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令很多家长“失望”的是,爱因斯坦12岁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也难怪,有识之士直言不讳:“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父母是IBM董事,是他们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是啊,当人们听完许多关键细节被故意忽略后的不厚道的“故事”后,有可能会出现“事故”--因为人们听信之,“以为从此以后自己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即使偶遇失败,也是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一个人的成功,是基础条件、机遇希望、家庭背景、天赋经历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功人士要重新复制自我都不可能,遑论后人一定能复制成功.真正能够复制成功的,便是自我悟彻、自我把握、自我努力.
                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非天才,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基本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名利双收.而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各界成功人士的调研同样表明: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不要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只须在乎自己的判断,在乎勤奋、毅力等“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摘自《今日文摘》2012年1月)
              (1)作者在本文中反对    ,主张    
              (2)本文写了三位成功人士的真实情况,作用是什么?列举两项调查研究的作用又是什么?
              (3)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7. 阅读《还是多想想明天》,完成各题.
                  不知从何时起,“别管以后”成了时髦.闲谈可以莫谈国事,一辈子甭管两辈子事,当官者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款们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曲“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还有梦”,更是让灯红酒绿的男女们唱得如痴如醉,梦幻人生.
                  翻翻斑驳的历史,有时会揭开历史的疮疤,重温一下过去,可以找到今天的影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叫嚣过:“哪怕我死后洪水滔天.”可是,路易十六还没有来得及享尽人生,大革命便把他推上了断头台.穿行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每当雨疏风骤之时,夏桀、商纣之类的暴君便粉墨登场.“别管以后”的暴行层出不穷,每隔几百年就会周期的暴虐一次,动荡使生产力积累荡然无几,留下的也只有“从头说”.
              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别管以后”,纵使国家强大如秦也免了二世而亡;只要不为明天着想,家有石崇之富,也免不了饿殇街头;“别管以后”肯定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醒过我们: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可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而今有些地方,森林砍完了,矿石彩荒了,对资源“竭泽而渔”,或滥采滥用,留下的不只是“梦”的问题,而是严重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治国与治家同理,其亡必忽焉.如果说我们不负责地“不管”以后,以后的事肯定要有人管的,今日的恶作剧将由我们或我们的子孙以十倍、百倍的代价不补偿,这种断垣残“梦”不敢做得得了吗?
              “别管以后”将是“如何结束”,靠曾经拥有也不是办法,别再犯傻了,还是为明天,为子孙想想吧!
              (1)本文批驳的敌论是    
              (2)本文摆出敌论的方法是    
              A.边叙述边摆敌论                  B.先摆敌论再写具体表现
              C.先写具体表现再摆敌论             D.摆敌论后直接批驳
              (3)(1)“重温一下过去,可以找到今天的影子”中“今天的影子”指    
              (2)“以后的事肯定要有人管的”,这“人”指    
              (4)文章批评利用资源不得法的是        两种做法.
              (5)说说题目“还是多想想明天”的含义.
            •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第④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
              (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
            • 9. 阅读议论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我们就拒绝骄傲,自己不能骄傲,也不能接受别人骄傲.
                ②但实际情况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直截了当.拉长耳朵听听,睁开眼睛看看,骄傲了还在进步,谦虚了原地踏步,也少不了.其实,骄傲的含义广得多,影响进步与落后的要素也多得多,谦虚教育过于单一了.
                ③骄傲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可以是傲慢和狂放,也可以是自信和喜悦;可以在一时一事,也可以沉浸其间;可以成为一个终点,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骄傲也是千姿百态的.显而易见,把骄傲等同于自满、昏头、止步不前,是有失偏颇的.
                ④所以,中国人骄傲地说60年中国进步了,世界都鼓掌.这个骄傲是事实,也是自豪.舍我其谁,骄傲还可以成为鼓励剂、推动力.
                ⑤谦虚也同样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谦虚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是一种态度,谦虚代替不了知识代替不了技术代替不了规则.谦虚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成为英豪的还是狂放的曹操.
                ⑥过度的谦虚教育,之于个人,可以有二害.一害,丧失自我,有他无我,只有我之短而无我之长,久而久之,畏缩不前,无进取之心.二害,拒绝他人张扬,只取其态度,而不看人张扬的依据骄傲的理由,自我封闭,最终还是落后于人.以谦虚之态度论成败定功过,虚假之风伪饰之风必起.
                ⑦接受骄傲并不容易.之于己,既要对自己有信心,骄傲的资本经得起实际和历史的检验,又不怕人说三道四,神经要有刚性韧性,又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陶醉不止步;之于人,要容得了人,容得了人张扬,看得到他人之长而取人之长.
                ⑧允许骄傲,接受骄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骄傲.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别老低着头过日子.
                                                               (节选自《别老低着头过日子》,作者秋末)
              (1)下列对文章各段落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树靶子,准备批驳旧观点的偏激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B.②~④段,全面阐述“骄傲”的含义,突出其积极意义.
              C.⑤~⑥段,就“谦虚”展开论述.阐明谦虚并不永远是美德,谦虚可以造就谦谦君子,但却难以造就绝代英豪,意在突出过分谦虚的消极影响.
              D.⑦~⑧段,明确写作目的,强调清醒头脑,把握好“谦虚”和“骄傲”的分寸.作者把“骄傲”的几个常用含义混杂在一起,但并没有犯概念不清的错误.
              (2)下列对文章内容、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行文简洁,视野开阔,逻辑严密.
              B.文章第②段列举了人们的一些思维盲点,为下文说理拓展了空间.
              C.通篇采用举例论证法,选例典型,描述准确,第④、⑥段就值得我们揣摩借鉴.
              D.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导读者看到“骄傲”的积极意义,主张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