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寒食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浮:饮酒。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无与乐者              ②相与于中庭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④落花积地寸余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

              (3).甲乙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 2.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陆游《入蜀记》】

              [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一词有着怎样的情感意味,请简要分析(至少两点)。
            • 4.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①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②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④期年:一年。⑤胥(xū):小官吏。 ⑥狱:案件。⑦折阅:亏损。

              (4)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每荤素五品(会:聚会)

              B.来已久(具:具体,详细)

              C.买者少(鲜:少)

              D.故徙业耳(皆:都)

              (5)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6)说说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释:①罝:泛指捕鸟兽的网。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暗含情感。请你说说“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暗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 6.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追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有关《记承天寺夜游》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 8.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①,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④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劳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 ②啜:喝 ③铭:茶的通称 ④仄:同“侧”,旁边 ⑤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2)郑板桥借此文来表达自己作画的初衷,请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作画目的的语句,并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从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品格上举例谈谈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

            • 9.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
            • 10.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除了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