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子愣了一会儿,慢慢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1) “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玩游戏,疼爱奶奶。

              (2)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 理解文章第②段的含义。

              那个冬天,很冷……



              (4) 谈谈你对文中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5) 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作为儿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母亲,“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 2.

               爱的下策          王举芳 

                  ①天空明净,秋风清爽,校园里又迎来了一批新生。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脸上充满着愉悦和期许。

                 ②等本班最后一个学生签到走进教室的时候,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燕,我们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③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学生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出了教室。当她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有些惊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按照她的吩咐“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各自的手机。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④在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低头族’,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公室好不好?”同学们恋恋不舍,极不情愿的交出了手机。

                  ⑤“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的,在做什么呢?”王老师看着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着头,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⑥“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王桐站起来说。学校不允许住校生随便出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⑦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们班的QQ群了吗?”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此言一出,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5元钱刚投放到QQ群里,立马被一抢而光。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是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功夫就交了十几部。

                ⑧“抢到了一分钱,手机却被没收了。”被没收手机的同学一脸懊悔。“老师,您这是‘钓鱼执法’啊,不公平。”有同学嘻哈说。“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精神牢笼。”说着,王老师拿着没收上来的手机,走出了教室。

                ⑨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幸亏在QQ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是的名字。

                ⑩奇怪的是,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在QQ群里发红包,都用的是网名,不知道是谁发的红包,王桐不敢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钓鱼执法”。

                ⑪“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有被没收吗?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多诱人,可惜我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王桐的死党邱华说。“会被老师发现吗?”“不会,这几天快考试了,老师没时间进群了。”

                ⑫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有拆包,他打开,竟然有200元!他很高兴。他又拆开一个红包,是100元!他激动地心砰砰的跳,但没再点别的红包,他怕被王老师发现,没收他的手机,那就耽误大事了。

                ⑬周末,王老师把没收的手机还给了同学们,说:“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当当‘手机控’,也可以用手机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

                ⑭王老师的话音刚落,红包雨就开始了。王桐这下抢的心安了。

                ⑮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多,抢红包的人越来越少,王桐查看着别人的手“手气”,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

                ⑯“王老师,谢谢您!”下课铃声刚响过,王桐走上讲台,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面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给我发的红包。这些钱给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我的妹妹患了自闭症,爸爸妈妈已经坚持治了好几年了,不瞒同学们,最近我们家的经济十分拮据,因为妹妹的状况出现了好转,爸爸妈妈想快点让妹妹好起来,把家里的钱全都拿到了医院,还借了亲友一些钱,我的生活费已经成了问题。但我宁愿自己饿几顿,也要妹妹走出那个寂寞的世界,早点融入温暖的大家庭。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⑰“王桐,王老师向我了解了你们家的情况后,一时不知道怎么帮助你,王老师就出了这个下策。”邱华说。

                ⑱“老师是想帮忙你,但又怕你碍于面子,只好出此下策了。”班长说。

                ⑲“这是爱的下策!谢谢您!”王桐望着老师,感激之情濡湿了眼睛。

                ⑳同学们鼓起掌来。窗外,阳光明亮,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原载《奔流》2015年第10期)

              (1) 本文的情节起伏,试分析情节发展经过

              ①王老师点名,师生初次见面             ③ 王桐私藏手机,冒险抢红包④王老师发手机,同学们发红包雨 ⑤ ________

              (2) 想一想王老师想帮助王桐在全文里伏笔重重,试找出一处。

                                                                                     

              (3) 请赏析第⑳段中划线的句子。

                 窗外,阳光明亮,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4) 你觉得王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爱的下策”的理解。





            • 3. 《故宫博物院》(节选)
                  ①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②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③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⑤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⑥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1)写出紫禁城中三大殿的名称和作用.
                  
                  
                  
              (2)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和    
              (3)第③段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4)三大殿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座?为什么将它详写?
            • 4.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镰中岁月
                                                        耿立
                ①回到老家木镇,看到老屋的墙上还挂着一把像锈蚀月牙的镰刀,逝者如斯,缄默无声.
                ②父亲不在后,镰刀也失去了生意,只木把上的油汗还在,铭记着主人当年的恩遇.  
                ③想到多年前,天还未明,和父亲下地去割麦子.父亲的镰刀在油石(一种质地细腻的磨刀石)上磨过,闪着冷凛的寒光.那是农人的重大行动,要用血肉之躯与那些麦子进行一场损耗与杀戮.
                ④麦子被割倒,但父亲的手上、胳膊上、腿上、胸膛上,也会被麦芒、镰刀、绳索所伤害,留下淤瘢,留下红肿与浓痰和咳嗽.也许这就是命运--互相制约,消耗磨损,麦子的命运,也是父亲的命运.
                ⑤在割麦前,天气暧昧的春夜,躺在床上,隐约听到村外的青蛙叫.那时,我看到父亲坐在院里抽烟.尔后父亲吆喝着牛驴,在田地里一遍一遍地循环耙(bà,用农具弄碎土块)地,直到田地里没有一块拳头大的土块,直到田地坦荡如砥为止.耕过的地必须耙,把那些草啊、庄稼的宿根啊、砖头石子啊耙出去,那样庄稼会舒服.
                ⑥麦子拔节或扬花的夜晚,父亲会披件夹袄到田野里,坐在田埂上,随意扯一把草垫在屁股下,也不管那草的干湿.A那时的夜极静,有时星子就像要落在怀里;没有星月也无妨,要的就是夜的静谧与神秘,把一切的嘈杂和琐碎都隔开,像给整个乡村拉了个幕布.父亲点上一支烟,听来自田野的声音--B那时的麦子就如换嗓期的少年,骨节开始变粗,嗓音开始变粗,好像得到了大自然的启示和密码,他们都争着发言.那些麦子的叶片,一个个像举起的旗子.麦穗呢,在南风的撩拨下,越发鼓起身子,展示出幸福的模样.
                ⑦那夜静得出奇,但静的下面是动,是爆发.麦子的拔节和扬花的声响,又是这大静与大美的陪衬.那些静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氛围和气场.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场景里,潜伏,也像一株草.当看到父亲伸懒腰的时候,你觉得那老骨头,也像受了麦子拔节的蛊惑.与土地厮守的人,何尝不是土地上的一茬庄稼呢?
                ⑧我想起父亲磨镰的神情,那种肃穆和庄重.有星月的时候,父亲把油石放在屋檐下水盆里,那星子就漂在水盆里.父亲用手撩一些水在油石上,
              把休眠了半年的附着在那些铁中的钢性、锋利唤醒.
                ⑨我们那里的人,不说割麦子,说的是杀.父亲对生命充满的是敬畏,他不想因为镰刀的钝,而在杀麦子的时候,增加麦子的苦痛.
                ⑩田垄间的父亲比平时瘦小了,恭敬了.他放慢脚步,好像怕惊吓了黄熟的麦穗.这时的麦粒,颗颗饱满,如汗珠子从土壤里升起,一齐附身在麦穗里.是啊,对人的汗珠怎能轻蔑和随便呢?这些汗珠是有尘土味的.人也是从尘土来的,都是同一路径的弟兄,说不上谁高谁低
              ⑪父亲左手把麦子揽在怀里,右手的镰刀只是轻轻地一挥,麦子倒下.那时往往是天未明,叶上的露珠,就滴滴答答地回归到泥土,顺便把人的裤子打湿.把裤腿挽起来,那麦芒就如针尖一样刺人.割麦子的早晨是从黑夜开始的,相当漫长.我跟着父亲,往往只是弯着腰割一会儿,就觉得腰要折了,而父亲没在麦田里.在天色微明的田野上,只是看到麦子一片片倒下,父亲低着头,好像眼睛里只有麦子和泥土,好像他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对话一样,麦子会开口,泥土也会开口.泥土感谢父亲把它身上缠绕的草啊蒺藜啊拿走,把硌骨头的砖石拿走;麦子也感谢父亲的照料,给他们以水,为他们捉虫子.
              ⑫但我知道,父亲也是把自己看成一穗麦子.他们都是来自土里,沉静是一样的,朴实是一样的,都是泥土一样的肤色,这是生活的本色.不背叛自己的来路,只这一点,就值得尊重.
              ⑬后来父亲去世了,镰刀也失去了用场.我有时也回到木镇去,那多半是清明或者旧历的年底,有时把墙上的镰刀拿下来,用手指肚蹭一下镰刀的刃,涩涩的,不再锐利,满是苍茫.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有删改)
              (1)请阅读相关段落,补全下面表格.(其中(1)(4)空格处的字数不超过8个)
              段落事件详略
                  略写
              ⑥⑦静夜田埂坐听麦子拔节、扬花的声音    
              ⑧⑨星夜磨镰    
              ⑩⑪    详写
              (2)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是啊,对人的汗珠怎能轻蔑和随便呢?这些汗珠是有尘土味的.人也是从尘土来的,都是同一路径的弟兄,说不上谁高谁低.
              (4)阅读第(8)段,赏析加点的词语.
                父亲用手撩一些水在油石上,
              把休眠了半年的附着在那些铁中的钢性、锋利唤醒.
              (5)请从第⑥段画波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按括号中的要求进行赏析.
              A.那时的夜极静,有时星子就像要落在怀里;没有星月也无妨,要的就是夜的静谧与神秘,把一切的嘈杂和琐碎都隔开,像给整个乡村拉了个幕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B.那时的麦子就如换嗓期的少年,骨节开始变粗,嗓音开始变粗,好像得到了大自然的启示和密码,他们都争着发言.那些麦子的叶片,一个个像举起的旗子.麦穗呢,在南风的撩拨下,越发鼓起身子,展示出幸福的模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6)结合全文,请分别从结构、内容方面分析第⑬段的作用.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爱的速度
                                                 安宁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地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而校长,只瞥一眼我
              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地有些紧张.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地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听着,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住了脚,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劣迹斑斑:    
              ②坐一坐:    
              (2)本文故事情节详略得当.请具体说说父亲带“我”去向校长求情这一情节为什么写得特别详细.
              (3)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具体分析一下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5)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 6.

              修改下列病句。

              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

              ①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 7. 修改病句。(2分)

              ①柴静聚焦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电视上播出后,有不少人对其拍摄动机或猜忌种种或横加指责,这种现象不能否定不是网络时代的怪异产物。

              ②我们要加强足球特长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

            • 8.

              站在花阴凉儿里的老师

              肖复兴

              ①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高挥老师了,高老师一把握住我的手,拉我坐在她的身边。今年就是八十岁的人了,腿脚利索,还显得那么有生气。高老师是我在汇文中学读书时的老师,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想想,那时她30岁上下,长得漂亮,又会拉一手小提琴,还在学校的舞台上演出过话剧。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偷偷地喜欢多才多艺的她,觉得她长得特别像我的姐姐,连说话的声音都像。后来听说,她是志愿军文工团的团员,从朝鲜战场上回来,部队动员她嫁给首长,她没有同意,只好复员,颠沛流离之后考学,毕业不久,到了我们学校,开始教地理,后来负责图书馆。

              ②我就是在高老师负责图书馆的时候,和她逐渐熟悉起来的。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读高一,因为初三的一篇作文在北京市获奖,校长对她说可以破例准许我进入图书馆自己选书。那一天的午饭时间,我刚要进食堂,看见高老师站在食堂旁的树下,向我招招手,我走过去,她对我说起了这件事,说你什么时候去图书馆都行。我的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口拙,一时又说不出什么。她摆摆手对我说,快吃饭去吧。我走后忍不住回头,才发现高老师站在一片花荫凉儿里,阳光从树叶间筛下,跳跃在高老师的身上,闪动着好多颜色的花一样,是那么的漂亮。

              ③图书馆在学校五楼,由于学校有百年历史,藏书很多,有不少解放以前的书籍,由于没有整理,都尘埋网封在最里面的一间大屋子里。高老师帮我打开屋门的锁,让我进去随便挑。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叹为观止见到那么多的书,山一般堆满屋顶,散发着霉味和潮气,让人觉得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像是进入了深山宝窟。我沉浸在那书山里,常常忘记了时间,往往是高老师在我的身后微笑着打开了电灯,我才知道到了该下班的时候了。

              ④久别重逢,逝去的日子,一下子迅速地回流到眼前。我对高老师说,您对我有恩,没有您,也许我不会走上写作的道路。高老师摆摆手说不能这么讲,然后对在座的其他几位老师说,我去过肖复兴家一次,看见地上垫两块砖,上面搭一块木板,他的书都放在那里,心里非常感动,回家就对我女儿说。后来,肖复兴到我家里看见有一个书架,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个矮矮的书架,他对我说,以后有钱我一定买一个您这样的书架。这给我印象很深。

              ⑤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为了我破例可以进图书馆挑书,高老师曾经和一个同学吵过一架,那个同学非也要进图书馆自己挑书,她不让,同学气哼哼指着我说为什么他就可以进去?为此,“文革”中她被贴了大字报,说是培养修正主义的苗子。我私下猜想,为什么高老师默默忍受了,大概她去我家的那一次,是一个感性而重要的原因。秉承着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理念,她一直同情我,帮助我。如今,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如今,不少老师是向学生索取,偏偏要通过学生寻找那些有钱有权的家长,明目张胆地增添自己收入或关系网的份额。

              ⑥我对高老师说,我从北大荒插队回来,第一个月领取了工资,先在前门大街的家具店买了一个您家那样的书架,22元钱,那时我的工资才42元半。高老师对其他老师夸奖我说,爱书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爱书。

              ⑦我又对高老师说,“文革”中,虽然挨了批判,但图书馆的钥匙还在您的手里,有一次在校园的甬道上,您扬扬手里的钥匙,问我想看什么书,可以偷偷进图书馆帮我找。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把想看的书目写在纸上交给您,您帮我把书找到,包在一张报纸里,放在学校传达室王大爷那里,我取后看完再包上报纸放回传达室。这样像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一样借书的日子,一直到我去北大荒。那是我看书看得最多的日子。《罗亭》、《偷东西的喜鹊》、《三家评注李长吉》……好几本书,都没有还您,让我带到北大荒去了。高老师说,没还就对了,还了也都烧了。在场的几位老师都沉默了下来,那时,我们学校的书,成车成车拉到东单体育场焚毁,那里的大火曾经燃烧着我学生时代最残酷的记忆。

              ⑧我庆幸中学读书时遇见了高老师。虽然多年未见,但心里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一位大姐(她比我姐姐大一岁)。想起她,总会有一种格外亲近的感觉。一个人的一生,萍水相逢中能够碰到这样的人,即使不多,也足够点石成金。

              ⑨分手时,送高老师进了汽车,一直看着汽车跑远,才忽然想到,忘记告诉高老师了,那个从北大荒回来买的和您家一样的书架,一直没舍得丢掉,还跟着我。很多的记忆,都还紧紧地跟着我,就像影子一样,像校园里树叶洒下了花荫凉儿一样。

              (1) 文章围绕“我”和高老师的交往,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
              (2) 文章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
              (3) 那个书架作者为什么一直不肯丢掉?
              (4) 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
              (5)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一下高老师的性格特征。
            • 9.

              光头胡哥

              陆宗成

              光头胡哥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亮了——确切地说,是被他颈上那颗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照亮的;我们的嘴张着——仿佛里面塞进了一个小灯泡。我叫胡建伟,华东师大毕业,教语文,任咱班班主任,上课同学们叫我老师,下课可叫我胡哥。胡老师一张口声如洪钟,论调更是惊世骇俗。上课叫老师,下课叫胡哥?我们的眼睛更亮了,我们的嘴更圆了。有的女生尖叫起来,有的男生鼓起掌来。

              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活跃分子。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学校,搞什么实验班,搞什么三六九等归类,这不是明摆着的排挤差生,伤差生的自尊吗?三个差生一台戏,难道你还指望我们头悬梁锥刺股为母校争光吗?没门。

              现在上课,胡哥说。我们吃了一惊:怎么不约法三章?怎么不演讲自己的苦难史或辉煌史?转身,挽袖,板书:“《诗经》三首”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目光。我鬼使神差般放下了高高翘着的二郎腿——这个胡哥看来有两下子。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诗经中的女子,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著,或活泼顽皮……”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这个胡哥,真牛。他的课我们认了。

              班上体育特长生很多,有时候教室免不了成为练兵的场所,墙壁上免不了落些球印。一次,上语文课,胡哥指着一个球印说,有些同学是不是想通过它来证明自己的球技或者精力呢?这节课我们到操场练练,打球的人,回来写篇《打球记》;看球的人,回来写篇《观球记》。大家异口同声:好,好。体育委员站起来说,那你给我们当裁判吧。胡哥说,不,我上。

              胡哥夹在众多高大的队员间,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前盘后带,左冲右突,既像灵活的猴子,又像勇猛的豹子,很快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他恰到好处的传球以及精准的投球,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毫无疑问,他成了场上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人物。从此,班上再没有出现过玩球的现象,墙上的球印也销声匿迹了。那些体育生一有空就跑到操场去练球,他们羞愧得很——堂堂体育生的风头竟被一个文弱书生抢走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有一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章,马上将杂志借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哥云淡风清,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分量的。那同学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后,大家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例复印,一一贴在学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竟满了。

              胡哥上作文课,从不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遣词造句,他只讲感受——阅读美文的感受,自己创作的感受。有时候,他什么都不讲,他只是抱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报刊,叫同学挑着看,然后要求大家天马行空地写一篇读后感。怪了,平时我们这些听讲评就打瞌睡写作文就头疼的,一到他的作文课居然觉得有话可写了——有时甚至还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两个学期下来,我们居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学习园地上也不再是胡哥一统天下,我们也攻占了一些阵脚。胡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突然摇头晃脑地来一句:孺子可教乎?孺子可教也!

              说真的,我们好像找回了点自信和班级荣誉感。谁再说我们破罐子破摔,谁再说我们班是差班、烂班,我们肯定会跟他急,胡哥也会跟他急。胡哥的口头禅是,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他的宣言是,我的班上没有一个差生。

              确实,我们没有给胡哥丢脸。我们班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高考时,我们班58人中有42考上了大学,其中语文平均分全州第一。这对一个县级中学的慢班来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不是用干瘪的说教而是用独特的魅力缔造的。

              (1) 文中记叙了新班主任光头胡哥做了三件令我们佩服、让我们改变的事,请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独特的引导写作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

              (2) 对于文中第二自然段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是插叙,插入了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帮助展开情节。

              B.交代了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的缘由,突出了我们的桀骜不驯的特点。

              C.解释了我们大吃一惊的原因,为后文我们的转变做铺垫。

              D.引出下文,深化主题,表达了我们对学校分实验室的强烈不满。

              (3) 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全文,说说胡哥是个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对于胡哥的这句口头禅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母亲的百度

              (1)小时候,遇到什么不知道的事情,他就去问父亲。但父亲很少回答他,让他自己去翻《十万个为什么》。他知道父亲是想培养他的求知欲,以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他懒得去翻书,都是去问母亲。

              (2)“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呀?”“妈妈,议论文怎么写啊,我觉得好难写啊……”

              (3)一直到大学,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他都会习惯性地打电话问母亲,觉得她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4)工作后不久,他交往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女孩喜欢吃红烧肉,他便兴冲冲地说要给她做,可这道菜他从来没做过呀。他突然想起,红烧肉不正是母亲最擅长的菜之一吗?他便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在那头听他说想做红烧肉,扑哧笑了,然后一步步细致地指导他做出了一份香喷喷的红烧肉。女孩尝了一块,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5)有一次他打电话问母亲怎么挑选蜂蜜,她在那头详细地讲解了很多有关蜂蜜的知识。挂了电话,同事笑了,他疑惑地问怎么了。同事指着电脑说,以后有事你问百度呀,多方便。他想了想,也对。在这样一个“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网络时代,有什么不知道的,于是从此以后,他都问百度了。轻轻敲击键盘和鼠标,答案便出来了,方便快捷。

              (6)后来有一次回家,母亲在厨房忙着做饭,他在客厅看电视。茶几上一本黑色的笔记本闯入眼帘。他拿起来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东西,是母亲的字迹,写的都是各种生活常识,其中一些还用红笔圈了起来。他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说:“你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把书上、电视上看到的各种知识抄下来,还专门归了类,没事的时候就读啊记啊,为的只是在你碰到问题问她的时候,能够准确快速地给你答案。每次回答上你的问题,你妈都会很开心。”他仔细一读,被红笔圈起来的,都是以前问过母亲的。笔记本捧在手里,沉沉的,就像一部微型的“百度百科”。

              (7)父亲说:“工作以后,你打电话回家的次数没以前多了,问你妈的东西也少了,但这个习惯,她一直保持了下来。”

              (8)他有些羞愧,垂下头来,心里感慨万千。看着笔记本上密密匝匝的字,他似乎看到了母亲带着老花镜,埋着头,微笑着往上面抄写东西的情景。这么一本厚厚的的笔记本,要用多少的时间和爱,才能把它一页页写满……想到这,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眼睛也一下湿润了。

              (9)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吐了口气,放下笔记本,起身走进厨房。母亲正在切豆腐。他走了过去,微笑着说:“妈,我想吃麻婆豆腐,你教我做好吗?”

              (1) 题目“母亲的百度”有何含义?好在哪里? (2) 文中有两处写父亲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3) 请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4) 联系上下文,谈谈“他有些羞愧,垂下头来,心里感慨万千”一句中“他”因何羞愧? (5) 文章结尾处写“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及现实生活说说“他”此刻想到了什么?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