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荷叶 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3) 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 母亲”的形象。
              (4)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请认真抄写下来,并谈谈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3.

              现代文阅读

              (一)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1)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2)→书架伴“我”成长

              (1) 

              (2)


              (2) 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批注二:                                                                                             

              (4) 在第⑯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句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作者凭什么说“这一来不会错”?
              (2) “我那一本,是送你的。”鲁迅先生送书给“我”,反映了先生怎样的品格?
              (3) 体会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 下面对文中“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四个称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志”表示鲁迅先生与“我们”志同道合的关系。

              B.“朋友”表示鲁迅先生本来与“我”就熟悉,友谊很深。

              C.“父亲”表示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爱戴的情怀。

              D.“师傅”表明鲁迅先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 5.

              槐花

              (1)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2)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3)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4)“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5)“什么奇迹呀?”

              (6)“你们这样的花树。”

              (7)“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8)“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9)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10)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11)“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12)“什么神奇?”

              (13)“这木棉花。”

              (14)“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15)【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17)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像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文章第3段至第15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 6.
              阅读语段,完成1—6题。

                  小姑娘,只有5岁。

                  夏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凑近看了半天,像研究人员一样。“不知道。”我只好老老实实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屙的屎。”

                  “?_________”我惊诧极了,“你怎么知道?”

                  “我注意看过啦,”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作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______________,采过啦,就不用白过去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怎么才能知道哪朵来过,哪朵没有来过呢?”

                  “______________,有道理。”我说完,忽然奇怪地想到,我活了40年了,怎么从来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认为蜜蜂是瞎忙呢?

                  是不是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呀?
              (1) 从句子用途角度上分,末尾句是______________句。(2分)
              (2) 当小姑娘告诉“我”小黑点的奥秘与作用时,“惊诧”、“奇怪”的作用是(4分)    (    )

              A.40年来没注意这件事                  B.40年来误以为蜜蜂是瞎忙

              C.从未注意反而误解这件事               D.从来没有发现小黑点
              (3) 找出文中四处出现的“看”,依次辨析每个“看”的内容。(12分)

              序号

              谁在看

              怎么看

              看什么

              (1)

               

               

               

              (2)

               

               

               

              (3)

               

               

               

              (4)

               

               

               

              (4) 比较上文的“蜜蜂可聪明呢”与《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两个自然段,说明两位作者共同赞颂蜜蜂的什么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 文章中“瞎忙”是指(4分) (    )

              A.碌碌无为的忙                      B.不亦乐乎的忙

              C.脚踏实地的忙                      D.有条不紊的忙
              (6) 上面选文中,横线空白处的叹词依次是(4分)    (    )

              A.懊  啊  唔                       B.唔  噢  啊

              C.啊  唔  噢                       D.啊  噢  唔
            • 7.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在栽种后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 8. 只要充满理想,就不会“丧失愿望”。古人曾留下许多展示远大理想与抱负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令你深受鼓舞的一句。
            • 9.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这句话中的“现在”是指什么时候?“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什么情况?
            • 10. 虽然文章中将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得粗鄙不堪,但实际上字里行间还是洋溢着一种对作家的崇敬,你能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