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云南的歌会》
              (1)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表现的不同的“美”.
                      →(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2)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有人认为,选文花费笔墨描写自然景物属偏离“内容”与“主旨”之败笔,你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
            • 2.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
              (1)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2)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①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②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
              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 3. 雨中听花语
                ①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②那天的雨下得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③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因此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④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诗歌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凌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⑤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地晃动着.【A】雨点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入心痛.批注:运用比喻,把雨中凌霄花比作“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凌霄花在雨中柔弱、无助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同情.一阵狂烈的风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⑥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⑦【B】雨停了,花儿们慢慢地挺直了身子,那些坠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⑧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一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⑨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出别样的光辉!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⑩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地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⑪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发芽、生长.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谦卑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⑫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⑬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后,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像的高度.
              ⑭我站在树下,仰望着开在风雨中的花儿,仿佛是站在人海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花儿用无声的花语阐释着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阐释自己?
              ⑮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选自新浪博客,有改动)
              (1)标题分析.文章题目“雨中听花语”有哪两层含义?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2)写法分析.有人认为文章第③④段是多余的,对此你有何看法?
              我的看法:    
              (3)语句赏析.参考文中第⑤段【A】句的批注,给第⑦段画横线的【B】句写批注.
              我的批注:    
              (4)作品感悟.曾经有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文字的味道.”读完本文,结合文章第⑩⑪⑫⑬段,谈谈你从雨中的凌霄花中领悟到哪些“精神味道”.(至少谈两点)
              我的领悟:    
            • 4.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雪的启示
                ①风,刺骨的寒冷,夹杂着朵朵花瓣般的雪花,发出簌簌声响.白色的晶莹的雪花,飘飘洒洒,漫山遍野,画出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我的世界好像突然出现一颗美丽的星子,划过我心中的夜空,使我豁然明朗起来.
                ②落雪就这样在一片沙沙的声响中飘然而下,地上全白了.不沾一丝杂质的白,风吹呀吹,雪花跳起了自己的舞蹈,悄无声息地落在雪地上.虽然他们在空中漂浮不定,可一旦飘落到大地,就有了自己的归宿.
                ③极度焦躁中,郁闷的我抓起一把雪,恶狠狠地掷向墙壁.咔嚓!雪团炸开了,落入茫茫的雪野中,碎雪也溶了进去.蓦然,我低头发现溅上雪团的地方却分不清哪是雪团,哪是雪地.就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了.雪花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无论落在何处,都会有一个地方接纳它,给它留一个位置.而我呢?
                ④那一年,雪下得好大,我在雪中,听那沙沙的雪声,明白了自己的锴误.自己成了“唯独”被人冷落的“丑小鸭”,自己为自己设置了人际交往的路障.
                ⑤去年,一年无雪…
                ⑥今年,又到瓢雪时,我记下自己的思绪,也算是对往事的回忆,并告诉自己,冬雪是美的!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融入环境,悦纳他人.
              (1)读了该文后,你认为在写作上值得你借鉴的地方有哪些?自选角度写出两点,并作分析;
              (2)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指出一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②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在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竭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正想着能不能尝尝,却差点被绊倒.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③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的墓碑后面还有一行字:妈妈我想你…
                ④“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被雨水冲下的土里.我伸手摸了摸,字凸起,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为1966年-1999年,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是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
                ⑤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⑥在节日,在取得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妈妈我想你.“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孩子的家人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⑦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对我来说,仿佛如此.
                ⑧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和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⑨如今词语泛滥,换句话,是到了一个不尊重语文的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5个字.
                ⑩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⑪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⑫大树在风中呼吸,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选目《人民日报》有删节)
              (1)文章第①段中说:“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请联系全文,分条陈述这墓碑”特殊在何处?
              (2)文中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文中第⑩划线句子“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应如何理解?
              (4)在作者看来.“不尊重语文”的表现是什么?“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又是指什么呢?
            • 6.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    --父母因车祸受伤,    --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结合上下文,品味“晃”和“昂”的表达效果.)
              ②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为什么李想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3)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
            • 7.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游侠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②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暑,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是没有第二人的.
                ③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笔.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此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命名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是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④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⑤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沿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下子飞扬起来.
                ⑥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等生动了大唐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中“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
              ①“根”指的是    
              ②诗人拒绝“根”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    ,因而他把生命看作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③自然段,按要求分条表述.(每条不得超出四个字)
                  
                  
                  
              (3)文章第④自然段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没有取得像鲁仲连那样的功名
              B.李白也没有像鲁仲连那样拒绝功名富贵
              C.李白像鲁仲连那样不追求世俗也不阿谈权贵
              D.李白像鲁仲连那样追求世俗却不阿谈权贵
              (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传递到最遥远地方的山谷和旷野.
              仿句:    
              (5)文章在第⑤自然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填空回答.
              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    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    的影响.
              (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的开篇从李白独特的性格特点着笔,以抒清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孤独的人生之路.
              B、李白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这些诗句都体现了“侠”对李白的影响.
              C、作者重走西域之路,目的不只在于欣赏地方性的人文地理风貌,其用心更多的是探寻当年的西域文化给李白带来的影响.
              D、文章通过脱靴的力士、捧墨的贵妃、不仰视权贵的鲁仲连与李白的对比,充分渲染了李白洒脱不羁、蔑视权贵的个性.
              E、文章的结尾形象而生动,含蓄点明了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以及他在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位置.
            • 8.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花儿悄悄绽放
                                                  程 刚
                ①她是最后一个上场的.如果只闻其声,定会以为她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是的,她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评委们在进行合议,一致认为冠军非她莫属.但我坚持只给她第二名.
                ②她叫刘若花,然而她实际的容貌与名不符,这也许是上帝犯下的大错.
                ③这是一个面部重度烧伤的女孩,疤痕纵横,色斑重叠.她的右手,有三个手指略短,手背布满烧痕,勉强可以握笔.在新生军训时,我看到这个特别的小女生昂着头站在前排,勇敢地面对着上千个陌生的面孔和无数好奇的目光,心里陡然生出惊异与佩服.高二文理分科后,她分到了我们班,我才得以了解她的故事.
                ④若花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那年冬季,天寒地冻.穷困的山区人家,通常是不生炉子的,但是因为有了刚满一岁的她,家里借钱买了五百斤煤,生了一个火炉.粗心的父亲竟然把一只汽油桶放到了炉子一侧,因为他每天一大早就要骑摩托车去打工,生怕油冷打不着火.灾难就这样发生了:烤热的油桶爆炸了,烈焰瞬间吞噬了整个屋子.当惊恐万分的父亲裹着浇湿的被子冲入火海抱出襁褓中的小若花时,她已经几近窒息.
                ⑤若花的命保住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由于家境窘困,她只住了十几天院就被抱回家了,巨额的整容手术费扼杀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爱美的资格.十六年来,幸运一直不肯光顾这个可怜的孩子,整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今日也未能实施.
                ⑥我经常见到,班里爱美的女生在课间拿出小镜子对镜自怜,哪怕脸上只是生出一粒小痘痘,也会耿耿于怀,欲除之而后快.就是男生,也不会对自己的外表满不在乎.尚美的时代,爱美的年龄,谁能把容貌置之度外?可是,谁又能想见,一个花季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扛负着怎样的压力?
                ⑦我曾经在课堂上说,不管你们将来怎样,刘若花同学都将是我们班最大的骄傲!当时班里鸦雀无声,若花也显得若无其事.但回到宿舍后,她哭了,并非因为我的理解,而是她觉得,她的坚强不需要宣布!
                ⑧可人生在世,总得面对现实.成绩优异的若花将来步入社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俊男靓女,又会经受怎样的心理考验?于是,我决定带她去省城大医院看看,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她有所改观.
                ⑨我们很幸运.一位可敬的学生家长帮我们联系了整容方面的专家,专家对若花的整容治疗提出了建议,而且,医院在了解了若花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免除她的部分医疗费用.我们从医院出来时,若花脸上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
                ⑩现在,若花的面色,正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渐渐好起来.
              ⑪这次演讲比赛,我没想到若花会主动报名.我心里暗自欣喜,只要她敢于站在初赛的现场,她就是胜利者!谁能料到,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最后的决赛!站在决赛的舞台上,自信的若花把诗歌的韵律和生命的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声音,既具少女之甜美,又兼少年之浑厚;既有敲骨入髓的穿透力,又有振金击缶的磁性.
              ⑫然而我知道,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主要是献给她的勇气、自信和纯美的音色.毕竟是首次登场,在台风、技法和肢体表现力上,还略逊于高倩.大家决定给她冠军,里面更多地包含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激励.我了解若花,她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在公众面前,我们得合理地保护一个孩子才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得想到,她还有第二次,还有更大的舞台,我们最好让花儿悄悄地绽放.
              ⑬于是,我们给了若花第二名.        
                                                               (选自《教师博览》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选文标题“让花儿悄悄绽放”的含义是什么?
              (2)选文④⑤两段插叙了哪些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⑦段写到:“当时班里鸦雀无声,若花也显得若无其事.”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若花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方法,80字左右;)
              (4)如果“我”和评委一致同意并给了若花第一名,你认为会对若花以后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5)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给了你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
              【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选自《昆明市2011年中考政治试题》)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 9. 阅读《清秋书简》,回答下列问题.
                                                  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
               
              ,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3)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
              (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0.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个深秋,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支教.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的心田.但是,事实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念课文,抬头见他双目游离,明显是在走神.我的火气“腾”地冒上来,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
                ④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这才醒觉过来,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学生哄堂大笑.
                ⑤除了不认真听课,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他怎么回事,他却始终不肯说.
                ⑥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他昂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晃,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孩子们一哄而散,转眼没了踪影.
                ⑦我走上前,想问他为什么挨打. 他看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歪歪跌跌地走了.我觉得心里很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⑧一个周未,我到他家走访.一进门,鼻子就酸了.破旧的土坯房,屋内光线昏沉.原来,他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
                ⑨“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
                ⑩老人叹着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⑪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⑫又过了几个月.一天,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伤.
              ⑬原来,他的父母坐车回家,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便回了家.
              ⑭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⑮走到院子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你一滴眼泪都没有?”
              ⑯李想倚着门框站着,默不作声.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
              ⑰母亲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年后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后来变成了嚎啕大哭.
              ⑱我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多悲伤!所谓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
              ⑲第二天语文课上,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下午是体育课,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倾洒下来,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⑳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㉑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摘自《博爱》)
              (1)本文的题目“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2)文章第②段“头疼”的意思是    ,李想让作者头疼的事情是指        
              (3)第⑦段中“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歪歪跌跌的走了”一句,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李想怎样的心理?
              (5)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补充完整下面一段关于本文主旨点评的文字.
                李想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形象,父母为生计外出打工,导致    严重缺失,使他心理变得    ,而一旦这种缺失得到弥补,他便很快恢复儿童    的天性,就像花蕾得到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养,瞬间便可以绽放它美丽.文章启示我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