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问象山“何不著书”,象山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象山),提出了“心外无物”,认为,人只需要求诸自身,使本心彰显,因而六经也就是我的言行注脚,我的言行实际上已经为六经作出了解释。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观点加以评析。
            • 2. 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
              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
              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
              (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思想。
              (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
            • 3.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作出了各自的解释。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l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一书载:“万章日: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日: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而舜有天下也,敦与之?日天与之。”
              材料2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请回答:
              (1)材料l、2、3各自所说之天各指什么?
              (2)材料l、2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是什么?
              (3)材料3的哲学观点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 4.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要分析上述观点。
            • 5. 某地遭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这是天意,人没法子。老天爷,你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呢?”第二种人垂头丧气哀叹:“多年辛苦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第三种人坚定地表示:“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我们以丰补歉还是大有可为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
              结合上述议论回答:
              (1)上述三种人各属什么哲学派别?
              (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三种人。
            • 6. 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因此有人认为 “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上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