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5年

              31195元

              11422元

               36.0%

              37.7%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请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

            • 2.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年。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预计)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48.41

              53.41

              58.80

              63.61

              68.23

              财政收入/万元

              10.37

              11.72

              12.92

              14.04

              15.4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21810

              24565

              26955

              844

              31398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6977

              7917

              8896

              9892

              11108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累累硕果,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加速变成现实,国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得到了实惠。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客观上形成了四大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这些差距有些方面在日益缩小,但整体上仍保持放大的趋势。

              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我国基尼系数2008年为0.491,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

              注2:我国GDP增速2008年为9. 6 % ,2009年为9. 2 %,2010年为10.4%,2011年为9. 3 %,2012年为7.7%,2013年为7.7%。

              材料二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民经济总体依然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的步履蹒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矛盾交织。面对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才呈现出稳、进、好的态势。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一年下降3. 7%。政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l)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6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德两国尽管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近代都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却是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仅近现代法德之间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二战后法国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威胁自己,主张把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但遭到了美、苏的抵制。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改革;法德也认识到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冲突与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此,l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两个民族达成了谅解,言归于好,l963年两国还签定了合作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1)有人认为,材料一法德之间关系的变化再次说明“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先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这种制度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国家的社会稳定,而且为其高质量的劳动力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使欧洲企业在世界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上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但欧洲实践表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也会产生诸多问题:一是巨额的保障支出加重了各国的债务负担;二是高福利支出导致高社保缴费水平、高劳力成本和高企业负担,在全球化压力下使欧洲国家长期竞争力日渐丧失;三是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堪重负,加大了危机的应对难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成员国已经普遍认识到,必须对原有的社保政策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10分)

               

            • 7.

              (30分)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4404

              167

              483

              2010

              13708

              1714

              520

              5092

              2431

              4937

              202

              549

              2011

              15412

              2210

              649

              5709

              2963

              5940

              229

              701

              材料二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图12和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4分)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10分)

               

            • 8.

              材料一 下列二幅图画。

                

              图1: 城镇居民收入                         图2:“花木兰求职”

              材料二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材料三 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粤东某市,一位尝到种茶甜头的老民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80年代我看到油茶有发展前景,便宜凭着热情和经验,大种老品种油茶,因产量低,近乎亏本;90年代,我看了很多农业科技书,按照书上的介绍去做,也没多少收获;进入新世纪,我认真研究了茶山土质酸碱成份,引进了新的油茶品种,并根据土质、气候特点来施肥和管理,终于摸索出一条种茶致富之路。”,他的成功之路还在当地通过电视台作了宣传。

              (1)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12分)

              (3)请分析材料三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道理。(12分)

               

            • 9.

               

              材料一:            图表一                                   图表二

              材料二:2009年,我国实现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1)请在图表二中用笔画出“2008、2009年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的折线图,并说明理由。

              (2)请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个图表进行分析说明。

               

               

            • 10.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一举措

              A.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表明农民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
              C.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D.表明我国农村已经确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