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微生物培养与利用的相关实验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灭菌,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D是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步操作。

              (3)在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时,所用培养基以尿素作为_______________;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要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__________,则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合成___________,分解尿素。

            • 2. [生物——选修1:生物 技术实践](15分)酸菜,古称道,《周礼 》中就有其大名。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请回答:

              (1)酸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但是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菌种纯化,在对该菌种进行培养时,与常规培养基相比,还需要额外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持所获得的菌种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若采用临时保藏,需将菌种接种在___________上。放入4℃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_______ ___混匀,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4)在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认为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支持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用_________方法灭菌,培养皿用____________方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填“20”、“30”、“40”或“50”)左右时,在________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__________,以免造成污染。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4)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微生物的扩散。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该培养基是____培养基(按功能分类)。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____。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____;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的液体。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索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____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 5.

              54.(每空2分,共16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 、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新鲜的柚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__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_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________。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________。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4)柚皮油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原因是________。分析上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7. 下面图1表示在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绘制的曲线;图2是该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3表示某人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及土壤铜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合成脲酶,分离该类细菌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范围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的结果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 8.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酶。

              (2)如果要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茵进行计数,常采用      法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工具采用      灭菌的方法。

              (3)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      时就加人刚果红。      (选答“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茵.为了确定是纤维紊分解菌,还需要进行      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进行定量的测定。

            • 9. 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利用选择培养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__。

              (2)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和⑦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组。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_的利用率。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灭菌常采用        法, 灭菌后需要冷却到 50℃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可用          的方法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3)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进一步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4)科研人员配制了a、b、c三种菌液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可知       菌液最适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