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鼠和蛇的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曲线代表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A、B、C形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

              (2)鼠和蛇对草原中的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若大量蛇被捕杀,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降低。

              (3)C同化的能量中,有些能量没被利用,有些被利用了。被利用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灾后草原群落的恢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

            • 2.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

              图甲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模式图,河蚌以滤食浮游植物为生,草鱼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青鱼以贝类为食,为了得到较高的草鱼产量,工人会定期饲喂一定的饲料,图乙是图甲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呈现出来的生态系统“基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草鱼的种群数量。若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

              (3)图乙中的A表示______,河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 J/(cm2·a),图乙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 4.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       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只。

            • 5.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藻类属于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和____。 

              (2) 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处于第____营养级。 

              (3) 由于食性不同,湖泊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的空间结构中称为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4)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该湖泊的能量,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材料甲: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乙肝疫苗大多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叫做乙肝表面抗原的蛋白质(S蛋白,对应的基因为S基因)。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材料丁: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其中用___________处理S基因和运载体,并用DNA连接酶使之结合,这里的DNA片段两两结合的产物有___________种。
              (2)材料乙属于_______________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___________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_____________序列发生了改变。
              (3)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_________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之前,要对胚胎进行分割,应选择_____________期的进行分割。

              (4)材料丁中,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调节。

            • 8.

              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                      。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鹰所处的营养级是              。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              ,试分析原因:               。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 

            • 9.

              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营养级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105J/m2/年,其中绝大部分能量最终都会通过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被耗散掉。

              (3)该生态系统若要长期维持能量流动,必须有来自系统外部的____________补给。

              (4)已知此生态系统中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只有少数种类的肉食鱼和龟类,假定肉食鱼有潜在的捕食者,该捕食者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捕食才能维持生存,原因是肉食鱼可提供的能量______________。

            • 10.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点:a—大豆萌发;b—株冠形成;c—开花结实;d—植株萎蔫)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