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


              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mg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B.在20℃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mg
              C.在10℃、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 2.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均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中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色素分布于___________(结构)上,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光。

              (2)若要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时,需要加入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采用层析液分离色素时,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属于净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   ②真正光合速率   ③O2释放量   ④O2产生量 

              ⑤CO2吸收量  ⑥CO2固定量  ⑦有机物产生(制造)量  ⑧有机物积累量 

              (4)该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__℃;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h。

            • 3.

              某同学选取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缸,同时都加入等量的池塘水、小球藻、水草及小鱼等,随即均被密封,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5m处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给予1h光照,下表为不同光照1h后缸内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不遮光)

              -6

              -4

              -2

              0

              +2

              +5

              +10



              乙缸(完全遮光)

              -10

              -10

              -10

              -10

              -10

              -10

              -10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B.甲缸在30w灯泡照光时氧气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C.随光照增强,甲缸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D.乙缸是用来测定玻璃缸内生物细胞呼吸的耗氧量
            • 4.

              下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D.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 5.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提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 6. 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若T1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

              (2)植物幼苗叶肉细胞内的C元素主要来自于外界的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消耗的O2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4)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

            • 7.

              下列① ~④ 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
              B.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
              C.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D.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8.

              低温寒潮会造成农作物受灾,光合作用是受低温影响较显著的过程之一。科研人员用黄瓜研究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1)选取黄瓜叶片,沿叶脉将叶片一分为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然后进行两种预处理:一半置于低温弱光下,一半置于________下,在培养箱内处理6小时之后,再次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2)为进一步探究上述两种预处理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原因,用NADP+作为受体来测定NADPH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

               

              NADP+ 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的预处理导致光反应减弱更显著,进一步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_____过程,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较明显。 

            • 9.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1.8 mg
            • 10.

              图1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2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在e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中CO2扩散到邻近的叶绿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图1中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 3 )图2中,p点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2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去向是图3中的________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此时,在基粒上发生的能量转变是                                           

              (5)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 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