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闵行区一模)回答下列与生命科学探究的相关问题.
              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取几株有5个叶片、株高相近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实验开始先测定CO2浓度,12小时后,再测定CO2浓度,且以7种不同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2,实验结果见表格.
              序号温度℃光照强度(%)开始CO2浓度12h后CO2浓度(%)植物叶片数
              12500.350.3685
              225100.350.3425
              325200.350.2065
              425400.350.2895
              525600.350.2825
              625800.350.2805
              725950.350.2795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的单因子变量是    ,控制条件是    等.(至少回答出2点)
              (2)表中序号1的目的是    .序号2至7,实验前后用CO2浓度的变化值来表示    
              (3)实验中7种光照强度各都只用1株植物,试评价该同学在实验设计时,实验原则运用的合理性.    
              (4)试在下列方框内用曲线图表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5)该同学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因仍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多选)
              A.继续增加光照强度
              B.每种光强下进行3个重复
              C.继续缩小相邻组别之间的光照强度差值
              D.最后无需求出各组平均值.
            • 2. 某科研小组在一个大棚中以某桃树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得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K组为自然光照(相对透光率为100%);T1组:一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30.0%);T2组:两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10.5%).实验期间分别于1 1时和1 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此外,用同样实验方法处理该桃树和某种栎树,获得有关数据如表

              光合参数
              (μmol.m-2.S-1
              CKT1T2
              桃树栎树桃树栎树桃树栎树
              光补偿点29.732.820.731.418.231.2
              光饱和点752.51188.25221164.5417.51133.5
              (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更适应弱光环境.除了测定上述相关数据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植物细胞中的    含量作为该品种是否为耐弱光品种的指标.
              A.C5化合物的含量                   B.光合色素的含量
              C.ATP、NADPH的含量                 D.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2)当光强大于29.7μmol•m-2•s-1,桃树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去向为    .(多选)
              A.自身细胞的线粒体   B.从气孔扩散到外界   C.临近的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
              (3)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它参与催化的反应是    
              (4)上述图实验中通过改变    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
              图18中10时到11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温度      D.水和无机盐
              (5)在8时-10时的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    
              (6)CK、T1、T2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1 2时、1 3时、1 4时的变化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3. 黑藻是一种水牛植物,叶片小而薄,某同学利用黑藻叶肉细胞进行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所用试剂
              A提取叶绿体色素50%乙醇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
              C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0.1%的NaHCO3溶液
              A.A
              B.B
              C.C
              D.D
            • 4. 图甲表示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Y物质是    ;⑤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①~⑤过程中,需要消耗ATP含量的过程是(写标号)    
              (2)乙图中B点的含义是;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    
              (3)乙图中,若在B点突然增加光照,则甲图中的过程(写标号)将首先受到影响,叶绿体内C3含量将    
              (4)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    (增多、减少、或不变)
              (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丙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则实验时间内B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以表示为    
            • 5.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甲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    ,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    (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3)若用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    ,还要将装置遮光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    
            • 6. 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光合器官提供.研究发现靠近麦穗越近的叶片其光合速率越高,且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有所降低
              B.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的光合会降低
              C.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
              D.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
            • 7. 植物叶片在离体后,水分会迅速减少,叶片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会发生变化.离体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应;二是缺水引起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下降,使叶肉细胞利用CO2的能力降低.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作为研究材料,测定了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

              (1)在叶肉细胞中,水光解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实验开始4min时,水光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有    
              (2)实验开始大约    min后叶片表现出从外界吸收O2放出CO2;实验8min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再被还原生成有机物.
              (4)在最初0~4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min后,胞间CO2浓度    ,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8. 在室温条件下,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A.适当增加空气温度
              B.适当增加CO2的浓度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延长光照时间
            • 9. 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con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对,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
              (1)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    ,其“两面性”与酶的    (特性)相矛盾.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con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    ,该产物进一步反应还需要    
              (3)与光呼吸相区别,    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    
              (4)若通过实验测定水稻光呼吸速率,方法是:分别在低氧和大气条件下测定水稻    ,再根据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推算光呼吸的速率.
              (5)有人认为光呼吸是有害的过程,理由是    
            • 10. 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实验操作蓝色消失
               时间(min)
              叶绿体
              悬浮液
              试剂1试剂2光照强度CO2
              5ml0.1%DCPIP溶液5~6滴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3KLx
               
              未通入30
              5mlY60
              5ml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1KLx65
              5mlY120
              (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    .实验乙、丁中Y为    ,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    
              (2)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    .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    ,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3)本实验的结论有:
                  ,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