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

              (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

            • 3.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________(填“R”或“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②________;③离心分离;④________。

              (3)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4)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 4.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2)上述实验证明了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                  方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       (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 5.

              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1: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实验2: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

              (3)实验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自交,则子二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最后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

              (4)实验4: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细胞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 6.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Ⅰ.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Ⅱ.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Ⅲ.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a)在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b)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④后,这条链(b)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形成______(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这种变异属于______.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______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
            • 7.

              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蛋白质与                                 

                      ③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3)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①若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②                            ,说明:                           

                 ③                            ,说明:                           

              ④ 若蛋白质和RNA都没有遗传效应,说明:                           

            • 8.

              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代谢、调节及遗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对细菌进行侵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利用的标记元素是_____,请你简述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


              根据图示回答:

              ①更容易发生突变的是病毒_____。

              ②7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___。

              ③图解中属于翻译过程的是_______。

              (3)“太空甜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与普通甜椒相比,“太空甜椒”果实大、果皮厚,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现有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未知基因型的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受基因D、d控制),某同学用自交和杂交的方法对大果实“太空甜椒”的基因型进行鉴定,请你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方法一:自交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杂交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下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II.下图为DNA的复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4)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_特点。
              (5)②的过程称_____________。
              (6)指出③中的子链__________。
              (7)③过程必需遵循_________原则。
            • 10. 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格/ /空/ 空格空格空格/ B.噬体的DA及氨酸
              一步用35S标记噬菌的蛋白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的蛋质外壳的标?简说明步骤:______.
              噬菌体侵细菌之后成新的菌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
              写上述实验的分操作程: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体染细菌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肠杆菌,在理上清不含放射性,而实最果显示,在液的上层也有一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性比论值低.

              菌体的DNA和菌基酸  格 D细菌的D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理论讲,上清的射性应为0,实验数据和理论据之间大的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第步:一定间后,搅拌离心.
              1952年尔希和蔡利用同素标记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菌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步:
              上述实验,不能1N标记噬菌体DNA,理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