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分别含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培养基,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该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 2. 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们首先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上述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再用得到的T2噬菌体分别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如图一),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如图二)。

              其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请据图回答:
              (1)噬菌体的成分简单,只含有______和______,是证实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很好的实验材料。
              (2)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实验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某个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后侵染只含31P细菌,产生子代噬菌体16个,其中还带有32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带有31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
            • 3.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其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为探究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的核酸(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 A 和 B、C 和 D 中,离心分层后向 A 和 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 T 细胞,向 B 和 D 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 T细胞, 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若上清液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试管是_______和_________,则效应 T 细胞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②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若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

              释放出来,则无论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试管___________的上清液均可检测出放射性物质。

            • 4.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 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 A 和 B、C 和 D 中,离心分层后向 A 和 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 T 细胞,向 B 和 D 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 T细胞, 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时,最好标记___________(填“蛋白质”或“核酸”)。
              ②一段时间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效应 T 细胞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③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__被标记上32P。

            • 6.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_______________。具体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_。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某同学尝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将搅拌这一步改为超声震荡,其余条件相同。改进后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但与未改进前结果相比,上清液中32P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比例有所增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____(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

            • 7. 【加试题】

              (一)请回答“泡菜的腌制”实验有关的问题:

              (1)腌制泡菜的基本过程是:将蔬菜、盐水、糖、白酒等放入洗净的菜坛,混合均匀。坛口加盖后用         封好。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          中浸1分钟。加入的白酒,既可作为调味剂,增加醇香感,还具有          的作用。
              (2)腌制泡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和         。为了分离某种美味泡菜汁中的乳酸菌作为菌种,可将稀释后的泡菜汁用          法快速接种到平面培养基上,立即将培养皿          (A.正放于无氧培养箱  B.正放于有氧培养箱 C.倒置于无氧培养箱 D.倒置于有氧培养箱)中培养。
              (二)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         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         
              (3)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5)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                    
            • 8.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_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
            • 9. 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能在细菌中快速进行DNA复制,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以备研究使用.相关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则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为______kb.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在改造载体时可删除λ噬菌体DNA组成中的______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λ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适合的标记基因,因此人工改造时需加装适合的标记基因,如上图λgtl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在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时,需用到的酶是______,外源DNA的插入位置应位于imm434基因______(之中/之外),使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______ 状态,表明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
              (3)包装用的蛋白质与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若对其进行标记并做侵染实验,则实验结论是______.
              (4)合成噬菌体所需的小分子原料主要是______.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DNA时,将经培养10小时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从______(上清液、沉淀物)获得噬菌体.
              (5)除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外,______是最常用的运载体.
            • 10.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Ⅰ.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Ⅱ.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Ⅲ.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 ______ 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致使其中一条链(a)水解,另一条链(b)进入感受态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④后,这条链(b)形成 ______ (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使之发生转化.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 .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 ______ 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 (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 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