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A.乙酸    B.乙醇    C.吲哚乙酸    D.乙烯
              (2)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__。
              (3)上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______,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
              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______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茎的背地性______(能 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2.

              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于向光侧。

              (2)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于顶芽,________于C点。

              (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的跨膜方式是____________。

              (4)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个。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表中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坐标如图。



              据图回答:

              实验结果是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的________特征。

            • 3.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______ 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______ 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______ 和 ___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______ .
            • 4.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______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
              (2)D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 .
              (3)图2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______ 作用.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______ .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在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叫做 ______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根后该过程会受到抑制,说明这种运输是一个 ______ 的过程.
              (5)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_____ .
            • 5.
              如图表示植物的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曲线是 ______ ,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______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 ______ .
              (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从弱到强依次是 ______ .
              (4)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______   的作用程度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 ______ .
            • 6.
              如图1为胚芽鞘示意图,图2为胚芽鞘去掉尖端后立即放上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α为胚芽鞘弯曲后的角度,图3为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曲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胚芽鞘右侧光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 ______ ,其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有 ______ .
              ①A→B   ②B→D   ③C→D   ④A→C   ⑤C→A   ⑥B→A
              (2)根据图3说明图2中琼脂块生长素浓度等于 ______ 点对应的浓度时α的角度最小.
              (3)图3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的特点,其中bc段说明随浓度的增加,生长素对胚芽鞘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渐 ______ .
              (4)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也具有此功能? ______ .
              A.细胞分裂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 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实验数 IAA分布%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3 51 49 48 分光荧光法
              5 50.5 49.5 50 免疫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5 电子俘获检测法
              黄化燕麦芽鞘 3 49.5 50.5 50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1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 ,由于生长素有 ______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1的观点?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3)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______ .
            • 8.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一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的三条曲线的共同特点是呈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 ______ .
              (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人设计了图二实验:甲乙两枝条用含同位素14C标 记的喷吩乙酸的琼脂块放于枝条的A端,然后检测B端是否有放射性叱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则该处理一段时间后,在 ______ 图(填“甲”、“乙”)的B端可以检测到l4C的吲哚乙酸,该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 .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三为其X、Y 租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______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______ .
            • 9.
              如图一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如图二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______ mol/L,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促进、抑制).若将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最好为 ______ (10-10、10-8、10-4)mol/L.
              (2)图一体现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 ______ (相同、不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促进、抑制).
              (3)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 ______ .
              (4)科学奖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图二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 ______ 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 ______  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 ______ .
            • 10.
              图一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曲线图,图二表示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导致根和茎的生长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和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
              (2)当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3)图二实验现象说明了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