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棉花植株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若测得植株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______ .
              (2)在早春低温时为让种子早发芽,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最可能是让流水冲去种子中的 ______ (激素).
              (3)感染了矮化病毒的棉花植株非常矮小.在不考虑病毒对其他植物激素影响的情况下,请利用植株幼苗设计实验验证“矮化病毒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健壮棉花幼苗、矮化病毒、赤霉素溶液、蒸馏水、喷壶、量尺等.
              实验步骤:
              将生长健壮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用 ______ 处理.
              ‚甲组喷洒一定浓度的 ______ 溶液,乙组喷洒等量蒸馏水.
              ƒ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棉花植株的高度,记录数据,整理并计算甲乙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 ,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 2.
              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之一,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当研究水稻幼苗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一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图二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特点.
              (2)将水稻幼苗培养在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中,进行黑暗及强光、弱光的两种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的处理,分别测得图三所示生长素的分布情况,一定范围内,水稻根弯曲的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______ ,如果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191.2mg/L时,弯曲角度应 ______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7.5°,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光照加快了 ______ .
            • 3.
              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 ______ .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 ______ 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 ______ 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 ______ (填“抑制”、“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______ ppm之间.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 ______ ,所需处理时间 ______ .
            • 4.
              常见的茶叶有绿茶和红茶之分,绿茶未经发醉,保留了较多的天然成分,富含茶多酚、维生素等;红茶经发酵,富含茶黄素、茶红素以及必须氨基酸、多种矿质元素等.
              (1)红茶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酵母菌、乳酸菌,写出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______ ,在细胞呼吸方式上酵母均与乳酸菌的区别是可以进行 ______ 呼吸.
              (2)生产上主要采集嫩叶用于制茶,因此茶农会适时摘除 ______ ,解除 ______ .促进 ______ 的发育,以提高茶叶的产量.
              (3)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一对一的杀菌和阻断人体亚硝化反应的作用.据此分析,常饮 ______ (红/绿)茶可以预防癌症、提高抗病能力.若需设计对照实验证明这两种茶叶预防癌症、提高抗病能力的不同,需要选择 ______ 为实验自变量.
            • 5.
              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效应.请回答:
                         
              (1)如图甲盆栽植物①②③④四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 ______ .解除②处受抑制的方法是 ______ .
              (2)将甲图中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测得③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f,此时④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______ .
              A.大于f、小于g         B.大于f、小于2f
              C.大于h                 D.大于g
              (3)图乙中曲线CE段表示 ______ .
              (4)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有关实验,该实验的假设为 ______ .

              (5)方法是:以10mL10-8 mol•L-1的2,4-D溶液配制系列浓度(如示意图丙操作),从1号烧杯中取1mL至2号烧杯中,再向其中注入9mL水,摇匀后取1mL至3号中,以此类推,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有 ______ .
              另取一烧杯,注入等量的不含 ______ 的水溶液作对照.将扦插枝条小段吸干水分后,各放入若干段,加盖后置于25℃黑暗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6)如表为该小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数据可知,抑制生根的浓度是 ______ .
              2,4-D浓度/mol•L-1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新生根的长度平均值/mm 8.0 9.4 15.1 20.3 17.3 7.3
              (7)如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a为清水,b~f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根据材料分析:
              组别 a b c d e f
              平均株(cm) 16 20 38 51 42 24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______ .
            • 6.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所示的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中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来表示甲图中相应各处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中 ______ 点可表示甲图中①处生长素浓度, ______ 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 ______ ,解决的方法是 ______ ,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______  mol•L-1
              (2)若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中 ______ 点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 ______ 点可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植物将向光弯曲.
              (3)若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______ 点,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______ 点,因此根将 ______ 生长.
            • 7.
              回答下列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 ______ 浓度促进生长, ______ 浓度抑制生长(填“高”或“低”).
              (2)图中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曲线是 ______ (填序号).
              (3)除草剂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______ 点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时,其对曲线①②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______ .
              (5)对于同一种植物来说,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______ .
            • 8.
              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______ 方式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 ______ ,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生长素浓度变化为图 ______ (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根的向地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特点.
              (3)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 .
              (4)从图丁曲线分析, ______ 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 ______ .
              (5)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 9.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的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单位:mol•L-1)的生长素溶液中,保持在25°C下培养2d后,测量胚芽和胚根的平均长度(单位:mm),如图为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方式称为 ______ .
              (2)切去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的原因是 ______ .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促进胚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______ .
            •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右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 ______ .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 .
              (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 ______ 和 ______ .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 ______ .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______ .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 ______ ,从而 ______ .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