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兴趣小组试图为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②培养皿③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④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与其他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3)以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细菌与酵母菌的结构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菌________。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筛选出来的“目的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用______法接种,然后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_________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 2.

              大肠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将葡萄糖转换成多种有机酸并生成二氧化碳,某研究机构用“滤膜法”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了大肠杆菌活菌数目的测定。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向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装入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再将污水水样滴加进去振荡均匀,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2)图乙中滤膜的孔径应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大肠杆菌。

              (3)制备图乙中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待培养基冷却至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4)为了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可向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该研究机构通过统计______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要比实际值          ,(“偏高”、“偏低”或“相等”) 理由是                                                          

            • 3.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4.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B.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向溶解DNA的烧杯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漂洗DNA
              C.腐乳制作过程中,料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将延长
              D.提取植物细胞DNA时需在研钵中加入洗涤剂和食盐
            • 5.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强大。比如:最显著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把植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分解,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供给植物吸收。若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以下示意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流程图。请分析相关问题:

              (1)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用该接种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通常选用菌落数在________个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从用途上来说,1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________→倒平板。

              (3)该实验中酶活性鉴定是鉴定________酶的活性,可以加入________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为________色,说明该酶的检测为阳性。

            • 6.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鉴别培养基培养后加入相应染料进行颜色反应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7. 下列关于几种培养基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和计数大肠杆菌
              B.MS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鉴定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缺少有机氮源的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出固氮微生物
              D.将培养基置于高温环境中培养可筛选出耐热细菌Taq
            • 8. 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00倍的土壤稀释液0.5mL,移入多少无菌水的试管中,可得到1000倍的稀释液(  )
              A.4.5mL
              B.5mL
              C.10mL
              D.49.5mL
            • 9.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 10.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