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2中相关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名称:甲 ______    丁 ______    辛 ______ .发生反应Ⅰ的结构名称是 ______ ;反应Ⅱ中过程②称为 ______
              (2)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下图结果,则1号色素带吸收 ______  光、4号色素带名称是 ______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图3所示图中为发莱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如表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净光合速率(μmol02•mg-1  50 70   130 160   140 130   150
              呼吸速率(μmol02•mg-1)   30  40 50  60   110 130   100
              (3)据图3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 ______ μmol•m-2•s-1
              A.25          B.100     C.175         D.500
              (4)据如表,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 ______ ,生产量是 ______ μmol02•mg-1
            • 2. 如图表示某温度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 ______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是 ______ mg/m2•h.
              (2)A和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 ______ ; 光强度为b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光强度为b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 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 ______ 小时.
            • 3. 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
              (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 ______ ,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 ______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
              (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一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1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E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D点时 ______ (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是 ______

              Ⅱ.能量在雪滴兰所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如图2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②过程主要通过 ______ 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少部分储存在 ______ 中.此物质合成过程往往与细胞内的 ______ (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2)以上过程发生于白天的是 ______ ,发生于夜间的是 ______ .(填写图中序号)
            • 4. 植物代谢:
              如图1表示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种代谢反应,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有关物质.

              (1)写出上图编号所代表的物质:
              A ______    D ______ ______
              (2)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编号是 ______
              (3)图中e的转移过程促进了过程③的发生,其意义是 ______ (多选).
              A.促进F的合成         B.抑制D的合成    C.有利于叶绿素分子的形成        D.有利于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温室栽培果蔬,可以通过调控光强、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提高果蔬产量.
              (4)若仅以温度变化控制为例,要增加图中糖含量,日夜温度调控方式是 ______
              图2为测量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实验装置简体,实验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稳定不变.图3则是该观测指标的变化数据.

              (5)实验装置图2用于观测的指标是 ______  的变化量;
              (6)图2装置实验装置在光强1000Lx时,实验进行10分钟,则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 ______ (参照图3数据).
              (7)若每格代表该物质的质量为1微克,则在光强400Lx放置1分钟,叶绿体中制造葡萄糖 ______ 微克(保留小数1位).
            • 5. 如图甲是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图乙是仙人掌固定CO2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与其他两条曲线均互为对照的是曲线 ______ ,曲线Ⅱ中,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为 ______
              (2)若保持C点的光照强度,突然将植株由曲线Ⅲ的培养环境转移到曲线Ⅱ的环境中培养,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 ______ (物质)的含量会增加.
              (3)仙人掌的气孔在夜间张开,CO2进入叶中被固定在一种碳四化合物中,白天气孔关闭,干旱条件CO2供应不足时由碳四化合物释放CO2进行卡尔文循环,并合成C3(卡尔文循环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是C3,而不是葡萄糖).仙人掌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的场所是 ______ ,仙人掌这种固定CO2的特殊途径对适应干旱条件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
              (4)实验证明,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______
            • 6.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I.光合作用反应如右图1,其中Z表示某物质.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 ______ .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 ______ 上的 ______ 分子,释放出 ______ ,并经传递最终生成Z.
              (2)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______
              II.图甲、乙、丙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体内有机物的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是 ______ .图乙给大棚蔬菜种植的启示是 ______
              (2)若图丙中曲线1、2分别表示小麦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则某温度下1、2曲线上对应点的差值表示 ______ .由图可知,在温度为 ______ 时最有利于小麦增产.
              (3))综合分析图甲和乙可知,在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
              参照甲、乙两图,试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在光照强度为c时,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图: ______
              (4)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问题: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3 +3 +3 +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 ______ mg,实验前后氧气产生量最少的是第 ______ 组叶片.
            • 7. 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 ______
              (2)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先后用极细光束和露光处理,实验证明了 ______ .之后,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依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 ______ 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采用了此技术,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 ______
              (4)后来,科学家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图中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量,图中E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是 ______ .可用 ______ 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用 ______ 表示该段积累的有机物量,(用S1、S2、S3表示).
            • 8. 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______ ,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 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 ______ .若能,最大值为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是 ______ 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 ______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 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 ______
            • 9.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 ______ .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 ______ (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 ______ ,导致对 ______ 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
              C02吸收速率(mg•m-2•h-1 -3.6 -0.72 2.4 3.0 4.8 6.9 7.2
              -4.6 -1 2.4 3.6 5.8 7.9 8.8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 ______ (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 ______ mg•m-2•h-1
            • 10.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 ______ (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Ⅰ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1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 ______ ,该植株对 ______ 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1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
              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xl)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甲 -3.6 -0.72  2.4  3.0  4.8  6.9  7.2
               乙 -4.6 -1  2.4  3.6  5.8  7.9  8.8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植株.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 ______  mg•m-2•h-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