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完成下面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图。

            • 2.

              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牛二甲基硫醚(DMS)。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3)研究发现,海洋中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产生SO42-,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5)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         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3.

              利用所学生生态学知识分析进行分析:下图乙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甲图最可能是该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食物网)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填图中字母),如果图中A、D之间的箭头方向是由D指向A,则D可表示                            

              (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乙。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后形成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_(举两个例子)。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人和哺乳动物的氮素又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7)实验中选用两个山谷,即1号和2号山谷做实验,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为了对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某农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


              (1)图中家畜、食用菌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养殖蚯蚓的土壤可以作为肥料返回农田,其中残余的有机物需经过    才能被作物利用。

              (4)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在于较好地实现了        

            • 6.

              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食掉,则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_______(“偏高”或“偏低”)。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图乙中,碳元素由B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进入A。碳元素在A、C、D之间以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图乙中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5)给牧草施加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丙。图中曲线B表示______________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 7.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而绿色植物通过       过程完成图1中的过程①。

              (2)假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若C种群呼吸散失掉的能量为1.0×108 kJ,则C种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3)完成过程④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4)由图1所示的物质循环范围来看,碳循环具有      。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 8.

              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的单位相同)。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B和C的种间关系是,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3)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

              (5)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填“高”或“低”)。

            • 9.

              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的单位相同)。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________,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

              (5)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填“高”或“低”)。

            • 10.

              下图是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鹰是________级消费者。

              (2)鹰和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4)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