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表:
              温度/℃ 0 5 10 40
              出汁量/mL 5 13 15 25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是分解______的一类酶的总称。由酶的______(高效性或专一性)可知,组成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______不会被分解。
              (2)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 10℃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分钟,目的是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______是相同的。
              (3)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4)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保持温度、pH 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 35 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是因为______消耗完毕。若增加果胶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用虚线表示)。______
            • 2.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______,通常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要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后再加到洗衣粉中,原因是______,这是否实现了将酶固定化______(是、不是)。
              (2)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3)如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②______。
              (4)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②______。
            • 3.

              生物技术与社会现象、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请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 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内加入果汁后要留出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____。

              (2)下面为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代表________,在配制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 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右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在不同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________(一定,不一定)比普通洗衣粉好。

                     

            • 4.

              我国是桑葚种植大国,桑葚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桑葚果实富含白黎芦醇、花靑素等有良好防癌、抗衰老功效的物质,以桑葚果实为原料进行发酵制作果酒和果醋,既开发了桑葚的保健价值,又解决了桑葚果实难以保存的问题。下图为发酵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处理桑葚果实时,应清洗后再除去枝梗,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                     _____。在酿制桑葚果酒的初期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甲、乙过程都要严格控制温度,甲过程控制的温度比乙过程控制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

              (3)为获得品质较高的桑葚汁,可加入_________酶。

              (4)为了优化发酵工艺,科研人员研究了酵母菌接种量对果酒中酒精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由表可知,酵母菌接种量为________%时,果酒的酒精度最高。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

              酵母菌接种量(%)

              5

              10

              15

              20

              25

              酒精度(%)

              5.05

              5.41

              5.37

              5.21

              5.13

              (5)制作成功的桑葚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中如何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判断不同温度下果胶酶活性的高低,除利用果汁的体积作为检测指标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4)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图中绘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大致曲线图。

               

            • 6.

              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___ (用途)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统计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活菌数目,通常课可采用_____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做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该班同学可将菌液采用__________法在____℃环境中进行长久保存。

            • 7. 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污布类型2、3的实验处理,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结果能否判断: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衣料不适宜用上述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5)某兴趣小组欲在原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探究:加大酶用量可否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此时,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而其他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相同。

            • 8.

              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表中为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 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_____(单选)

               A.酶的量过少;B.温度控制不严谨;C.温度梯度设置过大。

              ③ 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在生产果汁的过程中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合理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的用量是否合适。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

              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管、试管夹、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

              (2)实验步骤:

              ①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 ________,调节pH至4.8。

              ②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________,然后放入45 ℃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时间。

              ③过滤苹果泥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因变量是苹果泥的出汁量。

              ②酶的活力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即酶促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