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四得”
                                          韩冬
                  ①易中天教授在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四“得”,即沉得住气、变得了脸、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笔者以为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②人生在世,须有一口气.不管这属于志气、勇气、才气甚至傲气,总之,你要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有的人沉不住气,特别是在面对挫折遭遇逆境的时候,他们常常消极颓废,心灰意冷;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他们往往趾高气扬,骄横自大.因为沉不住气,在人生的低谷,他们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在人生的高峰,他们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只是大海上的一只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沉得住气,才有可能扬帆远航,笑傲江湖.如果沉不住气而害怕茫茫无际的大海,要么是畏缩不前,要么有颠覆的危险.
                  ③作为一个人,还要变得了“脸”.红脸也好,白脸或者黑脸也罢,都是人生不同舞台上的角色.当然,“变脸”不是圆滑世故,不是趋炎附势,不是见风使舵.它是积极处世原则的最好诠释:可能心情不好,你对下属进行了一番责备,后来你发现错怪了他人,那么这时你唯一的选择,就是赶快变“脸”,挽回自己造成的不好影响;因为信口开河,你捕风捉影地乱发议论,伤害了你朝夕相处的亲朋好友,当你明白事情真相,你也必须变“脸”,承认错误,弥补因你的口无遮拦造成的人际裂缝.学会变脸,才能化劣势为优势,最后成就大事.变得了脸,是胸怀大度的体现,是人生智慧的象征.
                  ④弯得下腰,告诉我们要处世低调,要学会忍耐.宁折不弯,固然值得赞美,但它“粉身碎骨”的结果却令人叹息.那么,既保全自己,又有策略地坚持不更应该提倡吗?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韩信选择弯腰,因而成就大汉四百多年的基业;司马迁选择弯腰,因而书写流传青史的绝唱.青松因弯腰而坚强美丽,稻谷因弯腰而成熟厚重.弯得下腰,显得机智,弯得下腰,才可能写出诗情画意的人生篇章.
                  ⑤抬得起头,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激烈情怀,也是君子心底坦荡荡的优雅自信.人生天地间,当活得豪迈,活得潇洒,昂首挺胸,显出一股压不倒摧不垮的正气,展示豁达宽广的胸怀.有不少人活得窝囊,活得自卑:事业失败,失去了奋发上进的勇气;家庭不幸,开始游戏人生;偶尔失足,自暴自弃.人生,不应畏惧暂时的失意,更不应丢弃可贵的自尊.“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凤凰涅,方见美丽.
                  ⑥人生有四“得”,生活从此不同,滋味绵长,而又斑斓多彩.
                                                                             (选自《中国青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根据原文的相关语句进行简要地归纳.
              (2)请你仿照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再为作者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进行简要地分析.
              (3)文章论证严密,说理充分.请仔细研读第②段,然后回答: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证明了怎样的观点?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 2.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学贵质疑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3)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    这一观点,从而得出    这一结论.
              (4)“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                       
              (5)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不少于40字).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磨难
                                                       赵燮
                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②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③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④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信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的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⑤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⑥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⑦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⑧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选自《议论文选读》)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3)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 4. 财富与幸福
              [美]泰勒•本•沙哈尔
                  ①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方法).
                  ②如果像一般社会风气一样,用金钱来作为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那一切就容易得多了.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③研究显示,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其实和大众一般所想的很不同.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
                  ④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⑤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比如猫王、玛丽莲•梦露、丽丝•泰勒、比利•好乐迪以及马拉多纳等等.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
                  ⑥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
                  ⑦用一个比较革命性的说法: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
                  ⑧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就像劳伦斯•波特(Laurence G.Boldt)在《禅宗与生活的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aking a Living)里说的: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书店可能是10元一本,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选自《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出版,有删节)
              (1)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⑤段主要分析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③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
              (4)请你具体说明第⑥至⑧段得论证思路.
            • 5.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次,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1)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下面A、B两则材料能够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是哪一项?请简述理由.
              A.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选择    项   理由是    
              (5)本文提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在普通平凡中创造生命的价值.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
                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仅有6%.
                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
                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如敝屣.
                ⑥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真理而求知的态度令人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
                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⑨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
              (1)文章主要采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    的观点.
              (2)作者指出我国在读书方面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    ;二是    
              (3)阅读第⑤⑥两段,说说作者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4)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孩子是最应读书的,但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存在问题,由动画片改编的“电视书”最受孩子追捧.此外,如漫画、鬼怪类书籍等,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市场.一位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作家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只有时间去看“作文辅导”、“习题解答”,或者只看那些轻松浅薄的读物,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些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养育作用的经典名著.
                                                                                (节选自《半月谈》)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为学生阅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7. 三思而行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
              (1)根据作者的考证,“三思而后行”的“三”有哪几种解释?
              (2)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①本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②本文阐述道理亲切平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改动)
              (1)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②~⑧段中,作者是采用由        、由        、由        的顺序来逐层论证的.
              (3)选取《名人传》中三个名人的事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为第⑧段补充事实论据.
              (4)“不完满才是人生”,那么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 9. 人生可以创新
                                                  王伟勇
                ①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②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
              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
                ③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
              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选自2009年6月《科学24小时》,有改动)
              【相关链接】
              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
              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画线句“
              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
              (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4)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 10.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③段运用        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    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3)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逆境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做出最出色的工作.
              B.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C.所有的挫折都能造就人才.
              D.在成就人才的过程中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4)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绊脚石:    
              垫脚石:    
              (5)请另举一例,证明“挫折能造就人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