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聚焦能源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大“革命”。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材料二 维护我国能源安全,还需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下,拓展国际,实现开放条件下国家能源安全,把国家能源安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大“革命”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维护能源安全,需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原因。

            • 2.

              电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

              材料一

                 2002年“厂网分开”电改后,我国发电侧先于售电侧对社会资本开放,有效地激活发电侧市场力量。但是,售电侧基本还是延续之前一个地方一般只有一家国有电力公司售电模式。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不对社会资本开放;二是消费者没有选择权、议价权;三是价格关系没理顺,电价管理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反映成本变化、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材料二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发电侧和售电侧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在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制度,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l)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事关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和公民如何形成合力,让电力定价既遵循市场规律又符合消费者利益。

            • 3.

              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材料一:当前,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

                材料二:《规划》提出,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突出创新人才的核心驱动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基地和基础科学重大设施的稳定支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阐释国家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说明《规划》所提举措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 4.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民追求更高层次物质消费的增长,许多高消费人群开始将购物的“战场”从国内百货商场转至海外,这使得“海外购”成了当前消费的一种潮流,并且愈演愈热。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连续第五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出境游人数由2010年的5300多万人到2014年的1.17亿人,且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达632美元,为全球最高,主要是奢侈品消费。                                          

              各国纷纷出招巩固中国客源:新西兰总理呼吁建造中国主题酒店;法国内政部长提议中法警方联手行动保护中国观光客;各国外品牌商针对中国居民消费特点和倾向制定了特殊的定价政策。  

              境外购物活动辐射到全球:去韩国买化妆品;到澳大利亚买奶粉;赴美国买奢侈品……很多消费者在出国采购时往往乐于跟风,看着别人买什么自己也爱跟着买,在出国前会上网看看攻略“补课”。继在抢购日本电饭锅、马桶盖之后,最近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小学生书包成了中国游客的抢手货。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消费者“海外购”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国外品牌商的做法说明了什么经济道理?                               

               (3)试针对我国消费者的“海外购”现象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 5.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

              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材料二: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为《意见》部分内容:

              (2)请根据材料一表中《意见》部分内容回答其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三: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议性报告。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材料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省区市纷纷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14年11月,我国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同比分别提高7.1%和8.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 7.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至2013年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贸易额
              1150
              1378
              1424
              1690
              1611
              1616
              注:中国是德国第三大投资项目来源国,德国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在华投资领域主要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等,大部分为生产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到位及时。
              材料二 2014年3月,中国和德国签署了节能环保项目“打造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双边合作文件。揭阳原是中国的五金基地市,金属产业有7000多家企业,但这些企业分布零散,处于产业链底端,粗放式发展,污染得不到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在市政府的组织下,民企抱团发展,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投资建设金属生态城项目,开展与德国的合作,探索“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协会组织、生态先行、产城融合、国际合作”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该项目把体制创新作为最大突破,突破传统园区建设管理模式。
              材料三2014年5月7日,揭阳市领导在调研时强调,要全面加快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一全面加快园区所有项目的建设,重点加快金属表面处理生态园区、德国落户企业、叶绿宝资源再生基地项目和五大中心建设;二全面推进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相关配套;三做好园区的线路优化和植被保护;四进一步做好对德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五继续大胆探索创新机制体制,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具体化,把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成全国机制体制最灵活、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田等。
              (1) 请说明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德金属生态城是怎样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的?(9分)
              (3) 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全面加快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12分)
            • 8.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的产能和表现消费量

              注:依据行业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80%即为产能过剩。
              材料二 作为钢铁产值全国第一的河北省,2012年,粗钢产量1.8亿吨,粗钢产能达到2.86亿吨,压减任务之大也是全国第一。河北省通过按照国家标准强制关停一批;实行差别水价、电价,严格土地、环保执法,提高落后钢铁产能的运行成本,发挥市场的倒逼机制,退出一批;通过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和转产,或者去海外发展;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削减劣质资源,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等措施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
              材料三 我国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25个省份被雾霾缠身,平均雾霾天数逼近30天,较同期偏多10.3天,创52年来之最。 2014 年地方两会纷纷把环境治理列为关注焦点,多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雾霾或PM2.5治理的提案和议案,要求政府“大手笔投责、硬手段惩治”,投入巨资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区城污染“联防联控”,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在两会的重视下,不少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PM10 等下降幅度,甚至空气质量合格天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如何破解钢铁产能过剩困境。(14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两会重视环境治理的依据。(12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6分)
              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不少体制性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一些部门在非自然垄断环节限制竞争,从而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完善;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不完善,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也远未到位等等。这说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新的提法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作用表达得更加明确,更加鲜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新提法、新论断,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进一步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提出的新指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14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怎样履行经济职能?(12分)
            • 10.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 —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我国过去的城镇化比较注重土地和规模扩张,而人口集聚相对滞后,进城务工人员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失。
              表二   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率
               
              2012年城镇化率(%)
              与2011年相比上升的百分点
              东部地区
              62.3
              1.1
              中部地区
              48.7
              1.8
              西部地区
              44.5
              1.7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