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B.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C.c处抗生素无效

              D. d为对照
            • 2.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合适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 3.

              经人工诱变获得的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菌体自身不能合成天冬氨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天冬氨酸才能生长繁殖。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影印法”筛选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部分过程(注:基本培养基中不含氨基酸,完全培养基中含所有种类的氨基酸)。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接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待测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答“基本”或“完全”)培养基。

                  (2)过程②是将印在同一块丝绒布上的菌落,先后转印至两个不同的平板上。该过程应该先转印到_______________(答“基本”或“完全”)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②过程的转印并在28℃的培养箱中培养2天后,两个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完全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A和菌落B中,不可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是_________菌落(答“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鉴定筛选到的菌株确实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科研人员又制备了甲、乙两个平板,这两个平板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将待鉴定菌种接种到两个平板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两个平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则说明该菌株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

                  (5)临时保存该菌种时,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_____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长期保存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 4.

              若将某种细菌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胞群(如下图).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

              A.
              B.
              C.
              D.
            • 5.

              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C.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 6.

              (一)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

              (3)筛选高效菌株时,可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微生物。设置⑥的目______________。

              (3)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此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杂菌污染(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
              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             
              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
              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               
              D.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
            • 8.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菌
            • 9.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专家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目的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断“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液转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再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 10.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非固氮细菌(目的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能为目的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     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灭菌前必须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                    。筛选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常用              方法灭菌,培养皿常用                方法灭菌。

              (2)实验过程中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                  。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

              (3)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活菌数目,应用               方法接种。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需要设计                  作为对照组,以此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