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时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麦芽糖标准液(mL) 蒸馏水(mL) 斐林试剂
              (mL)
              试管号 1 0 2.0 2.0
              2 0.2 1.8 2.0
              3 0.6 1.4 2.0
              4 1.0 1.0 2.0
              5 1.4 X 2.0
              6 1.6 Y 2.0
              7 2.0 Z 2.0
              步骤二:利用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到E、F试管中,然后向E、F试管中分别加入 ______ ______ 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的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的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______
              (2)步骤一的5~7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 ______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______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 ______ 进行改变.
            • 2.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在视野的左上方看到一个细胞,若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移向 ______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几乎接近无色的染液是 ______
              (3)用0.3g/ml蔗糖溶液侵润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产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 ______
              (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的提取常用的提取液是 ______ ;分离色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 ______ 的液面.
              (5)请分析如图中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在①~⑥号试管中,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试管 ______
              Ⅱ.比较①和②号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______ .⑤号和⑥号试管的自变量是 ______
              Ⅲ.②和③④⑤⑥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酶需要在适宜的 ______ ______ 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 3.

              下图所示为部分细胞结构和组成细胞的多种蛋白质(如B、C、D),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是在_____(填“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B为_____。

              (2)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该细胞,若该细胞是胰腺细胞能经脱水缩合合成胰蛋白酶的场所              (填细胞器),在此酶合成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________。

              (4)若D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催化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则细胞形态为___________。

            • 4.

              概念填空题:

              (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           

              (2)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水中,氢来自              ,氧来自            

              (3)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                            

              (4)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减弱,但不会失活。

              (5)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 5. (1)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叫做 ______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 ______ 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______
              (3)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______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 6. 就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在脂肪的鉴定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______
              (2)在盛有10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______
              (3)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______
              (4)某同学用0.5g/mL的蔗糖溶液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结果是质壁分离明显,但不能复原,原因是 ______
              (5)如图所示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细胞质环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看到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最好选图中的 ______ 作为参照物.
              ②根据图中细胞核位置和箭头方向可知,实际上黑藻细胞中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______
              A.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B.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D.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③为什么黑藻叶片是做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实验的理想材料? ______ ______
            • 7.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五种有机物质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           ,属于单糖的是           
              (2)若在6-11月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月的苹果提取液______色最深,说明该月还原糖含量最高。
              (3)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______酶,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在该酶的作用下,       被分解,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抗冻性增______。
              (4)苹果成熟过程中,由          (填细胞器)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          (填细胞结构),使其果肉日益松软。
            • 8.

              Ⅰ.请据图回答:

              (1)有光的条件下,14C标记的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7]叶绿体中发生反应,生成含14C的有机物。该有机物主要在[  ]      中彻底氧化分解成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5]的功能是       ,图中能够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分裂间期叫做        ,其主要成分有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该有的结构为 [  ]              

              (4)若该图为大肠杆菌细胞,则一定有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某物质时产生了48个水分子,则由二条链构成的某物质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生成。

              Ⅱ.取1—10号10支试管,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完全相同的反应物和酶的混合溶液,严格控制温度,使每支试管分别在10—100℃的恒温条件下反应。5分钟后使10支试管同时停止反应,并分别检测每支试管中反应物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管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反应物浓度(mol/L)

              0.9

              0.6

              0.4

              0.3

              0.2

              0.4

              0.7

              0.9

              1.0

              1.0

              ⑴此实验的因变量是                  

              ⑵用曲线画出生成物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有哪些是        。

              A.同一试管,在5分钟内使温度由10℃上升至50℃,则试管中反应物浓度一定大于0.2 mol/L

              B.此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0℃

              C.同一支试管,如果温度由90℃逐渐下降至50℃,反应物浓度将下降0.8 mol/L

              D.1号与8号试管中的反应物浓度相同,说明10℃和80℃时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⑷此实验说明:                                                 

            • 9.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例如,酚氧化酶可引起果蔬酶促褐变,也是引起果汁褐变的最主要因素.请据资料分析回答: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 ______ 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______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
              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 实验后的颜色
              A 不作处理 2mL 2mL 褐色
              B 加入蛋白酶,10分钟 2mL 2mL 无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 2mL 2mL ______
              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 ______ .试管A、C对照,你能提出什么结论? ______ .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3)基因工程已应用在抗褐变品种的改良上,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反义RNA技术(反义RNA可直接作用于靶MRNA的SD序列和部分编码区,直接抑制翻译).有人将一段cDNA片段通过 ______ 的方法导入马铃薯的细胞中,并表达得到反义的RNA,结果块茎中的酚类物质氧化受阻,表皮被擦破后不发生褐变.你认为反义RNA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阻碍了翻译过程的进行.
            • 10.

              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的原理是________。

              (2)该实验选用淀粉酶,而不用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写两个)。

              (3)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温度下。

              (4)为确定T1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