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应加到 ______ 瓶中; 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______ .
              (2)一段时间后在B D瓶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 ______ 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 ______ .
            • 2.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A、B两瓶中都放入等量的酵母菌及15%的葡萄糖培养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以生活,因此是一种 ______ 菌。可以用 ______ 鉴别细胞呼吸产生的CO2,CO2能使其由蓝色变为绿色再变为黄色。
              (2)如果实验现象是:A装置中液滴 ______ ,B装置中液滴 ______ ,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3)如果实验现象是:A装置中液滴 ______ ,B装置中液滴 ______ ,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4)如果实验现象是:A装置中液滴 ______ ,B装置中液滴 ______ ,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3.

              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抗虫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棉花品种Z16和Z30,在苗期后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及植株的有关生理特性,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与野生型棉花品种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的干物质量              ,其原因                        

              (2)图1中的A点代表转基因棉花Z30曲线与纵坐标的相交点,若A点对应的数值为-0.8,则该数值的含义为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那么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为400μmol•m-2•s-1时,Z30叶片固定CO2的速率为                   

              (3)图2中色素1的名称是                ,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由图2和图3可知:与野生型棉花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               阶段的反应速率。

            • 4.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


              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得。

              (2)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填“净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3)图二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4)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A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0C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若图一曲线A表示该植物A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__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_________过程表示(用标号表示);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能否观察到b中出现混浊的现象? 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_________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物质E可用酸性的_________试剂检测。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倍。

              (5)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根据下列相关实验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实验,其结果为 ______ .
              (2)图二为质壁分离实验中观察到的视野,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 .
              (3)图三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若添加的B为溶液,则B为 ______ .
              (4)图四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丝分裂装片视野.若用高倍镜观察分裂期细胞,须将装片适当向 ______ 移动.
              (5)图五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通入的空气己去除CO2).为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应观察的实验指标是 ______ .
            • 7.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生理过程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农业生产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__         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大于,等于,小于) 细胞呼吸速率,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大于,等于,小于) 细胞呼吸速率.
              (3)由图乙给我们的指导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___ _                  __.
            • 8.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的“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     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色。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的特点。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比细胞质基质中的pH低,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3)科学家发现线粒体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当细胞凋亡后,催化[H]与氧结合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而正常情况下,该酶应位于             (写明结构的具体位置)。

              (4)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能否通过检测是否产生CO2来确定此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为什么?

            • 9.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细胞呼吸的基本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不能用于测定________(填“酵母菌”“玉米幼苗”“菠菜”或“小白鼠”)的无氧呼吸,理由(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该装置测定萌发的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应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或遮光)环境,且装置内应放置NaOH,其作用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液滴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_(填“左”或“右”)。

              (3)有成员认为该装置也可用于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在装置内需要放置一种含某化合物的缓冲液,则该缓冲液是________________。

            • 10.

              科学研究发现:小麦、水稻等作物在强光、干旱时会发生比较强的光呼吸作用,在光呼吸过程中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酶起到重要作用,该酶在O2浓度较高时,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O2结合生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而是在消耗一定ATP和NADPH的基础上,重新形成五碳化合物,并释放出CO2此外,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也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进行CO2固定。

              (1)光呼吸是某些植物发生在________条件下,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生理反应。

              (2)结合题干信息和暗反应过程,预测氧气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生成量应该如何变化?(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塑料大棚内的CO2浓度由0.03%升高到0.24%时,水稻会增产约89%,CO2的浓度升高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促进Rubisco酶催化更多的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而减少与O2的结合,从而降低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