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Ⅰ(1)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植物总是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此现象叫做        __     ,这是因为顶芽产生的    _     逐渐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此过程中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芦苇是主要的造纸原料,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处理,就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Ⅱ、下图表示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植物激素变化情况(1)由图可知,果实幼果快速生长时期,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___________也具有这样的作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说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 2.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该植物的某一种群中,不同花色的植株比例为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aa)=5:3:2。据此回答:

              (1)种群内的各个体之间能________,即不存在生殖隔离。

              (2)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粉红色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

              (3)取该植物纯合矮生品系的一棵幼苗,对其喷施赤霉素后,其成熟株高与高茎品系相当。对此现象的解释,存在两种假设:一是赤霉素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二是赤霉素只改变了表现型。请设计实验对其加以验证。________。

            • 3.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

              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

              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低温和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而不影响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但过度滥用,则会适得其反。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    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3)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并不能起调节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如动物的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而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但若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在上图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序号),过多的乙烯利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持续兴奋/不能兴奋/不受影响)。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
            • 7. 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填“抑制”、“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ppm之间.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
            • 8.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1所示).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2所示.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
            • 9.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 ______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 ______ 时促进生长, ______ 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
              (2)如图所示,生长素能从A运输到B,却不能从B运输到A,这表明生长素具有 ______ 的特点.
            • 10.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后来还发现,生长素促进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植物产生乙烯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是 ______ .
              (2)据图中结果可知,测定时间在 ______ 之后,植物茎的生长速度可能不与生长素浓度成正比.
              (3)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可以直接用 ______ 处理,达到增产的目的.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通过促进 ______ 促进植物生长.
              (5)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因变量是 ______ .
              ②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______ 中,作为对照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