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反刍动物如牛和山羊,具有特殊的器官一瘤胃,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研究人员从
              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
              (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______ (多选)。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E.接种环
              (2 )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______ 。
              ( 3)刚果红可与 ______ 形成红色复合物,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 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______ 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______ (填图中序号)。
              ( 4)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加入一定量的 ______  保藏。
              (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A 和 B,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 2,推测菌株 ______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______ 。
            • 2.
              古语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在告诫人们君子应增厚美德,如大地-样容载万物。而大地之所以能滋生万物,则是由于土壤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1)若要调査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蚯蚓的活动有利于农作物对无机离子的吸收,原因是:①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蚯蚓可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农作物再利用;② ______ 。
              (2)树林中的落叶没人打扫,落叶的厚度却没有明显增加,这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关。现从甲地和乙地分别采集土壤并制成土壤浸出液。请以纤维素的分解为例,设计实验比较甲地和乙地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的强弱。(实验室提供纤维素粉和斐林试剂)
              请写出大致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 。
              结果及结论: ______ 。
            • 3.
              材料一: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不同品种的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含细菌多的氮利用率高,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
              材料二:经研究发现,A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7.30×1010个、真菌数为1.36×105个;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3.78×1010个、真菌数为1.6×105个。根据材料回答:
              (1)华北地区每年6月份都会产生大量的小麦秸秆,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 ______ (填“A品种牛”、“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还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 ______ (填“酸性”、“碱性”、“中性”)。获得该类目的均还需要选择培养,原因是 ______ 。
              (2)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鉴別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该培养基加入的 ______ 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下表中的4个菌株,其中最适合作为目的菌的是 ______ 号,判断依据是 ______ 最大。
              菌株 透明圈直径R 菌株直校r R/r
              1号 0.4 0.3 1.3
              2号 1.2 0.6 2
              3号 2.2 0.7 3.1
              4号 2.1 0.9 2.3
              (3)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该目的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通过计算得知原样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1.75×108个,则稀释倍数是 ______ 。
              (4)因有鉴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为了确定筛选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强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一步测定,最好的方法是 ______ 。
              A.对分解的纤维素进行定设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 4.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其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迭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鉴别培养基培养→⑤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研究小组将滤纸埋在土壤里,30天后再从己经腐烂的滤纸上提取土样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请说说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 。
              (2)上述流程②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要以 ______ 唯一碳源。流程④→⑤常用 ______ 染色法,④→⑤过程利用染色法能够拂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______ 。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就是绕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的。请列举几项该研究小组应该实施的无菌操作(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为了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外来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对照培养基的处理是 ______ 。
              (4)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纤维素分解菌落的数量,发现测定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量要少,原因是 ______ 。
            • 5. (每空0.5分,共5分)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______ 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______ ,操作时采用 ______ 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 ______ ______ 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 ______ 时就加入刚果红. ______ (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 ______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 ______ 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______ 进行定量的测定.
            • 6.

              反刍动物如牛和山羊,具有特殊的器官一瘤胃,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多选)。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E.接种环

              (2)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_______。

              (3)刚果红可与_______形成红色复合物,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和B,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2,推测菌株___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7.

              选修题:生物技术实践

              (1)葡萄酒自然发酵时的原料葡萄不能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没有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

              (2)腐乳制作是在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泡菜腌制过程中,腌制的时间、_____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4)虽然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营养,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进行灭菌,灭菌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一般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调查某城市自来水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小组想检测水样中的活细菌含量。一般运用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在制备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如果你想在涂布接种某种微生物前,随机取了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固体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段时间,若空白培养基出现了菌落。请分析出现菌落的原因(写出二个)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培养基灭菌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4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3、50和47、26,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_______ 。

              (3) 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种,划线5次须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次。

            •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
              (2)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浸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P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
            • 10. 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______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
              (3)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宜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
              ①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______,并在______℃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
              ②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依据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