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曲线反映的是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A点以前和以后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
              A.酶量和反应物浓度
              B.反应物浓度和酶量
              C.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浓度
              D.酶量和酶量
            • 2.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D.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实验
            • 3. 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下表为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繁殖l代所用的时间(min).根据表格可直接得出哪项结论(  )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时间 860 120 90 40 29 22 1 5 2 0 80
              A.10℃时细菌繁殖最快
              B.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
              C.低温可抑制细菌繁殖
              D.酶的活性受时间控制
            • 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淀粉和淀粉酶,检测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
              B.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重,光下半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C.可用双缩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时,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小,氢氧化钠在琼脂块内的扩散速率越慢
            • 5. 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一组相关的问题.
              (1)可以将 ______ 作为酶活性高低的指标.
              (2)在t1和t5的温度环境中,该酶的活性都极低.这两种环境中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温度达到t5______
              (3)已知经过t2温度处理的该酶,当温度提高到t3时,其活性随着提高;但不知道经过t4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对后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mL.将A和B设为对照组,分别在温度为t3、t4水浴装置中保温10min;将C作为实验组,其温度处理应是先在 ______ ,然后再转移到 ______
              ②另取适宜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各2mL,分别加入a、b、c的三支试管中, ______
              ③分别将a、b、c中的溶液对应加入A、B、C内,振荡摇匀后依次在各自温度环境中保温10min,检测各试管中产物的量,记录,比较.
              ④结果预测与分析:
              如果 ______ ,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如果 ______ ,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______ .(至少写2点).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请回答:
               
              步骤
              组别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E试管 F试管
              1.加入底物 5ml - 5ml - 5ml -
              2.加入酶液 - 5滴 - 5滴 - 5滴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 9℃ 9℃ 65℃ 65℃
              4.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检测
              注:“-”表示该步不处理.
              (1)步骤1应选择 ______ (H2O2溶液/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理由是 ______
              (2)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 ______ 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 0C.
              (3)步骤5应选用 ______ (斐林试剂/碘液/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 7.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甲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绘制出乙图曲线1,则乙图曲线2是指改变甲图中何种条件后气体量的变化(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 8. 当底物的量一定时,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实验得到a、b、c三条曲线.对这三条曲线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几项(  )
              ①若a表示酶的高效性,则b表示无催化剂;
              ②若a表示酶的最适pH,则c和a的pH值的关系:c>a;
              ③若a的酶量为x,则b的酶量很可能小于x;
              ④若a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则c和a的温度值的关系:c>a或a>c;
              ⑤若a表示酶促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则b、c可能使用了酶的抑制剂.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9. 如图两图分别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随H2O2浓度和时间变化产生的O2量变化曲线,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
              B.bc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左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10.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C.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D.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