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某绿色开花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以及该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一)为了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
              (1)该实验中有    组对照;用2组和3组进行对照,得到的结论是    ;通过上述1-4组实验,小明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种子数(粒)处理方法萌发数(粒)
              1组20光,不加水,25℃0
              2组20光,适量的水,25℃19
              3组20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浸没,25℃0
              4组20无光,适量的水,25℃18
              (2)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长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那么,从种子萌发到长出幼苗后,此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是    
              (二)该同学又继续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相关实验,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乙装置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原因是    
              (2)丙装置也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但是实验效果不明显,你认为实验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3)装置丁探究的问题是:    ?图戊中除了能探究图丁探究的问题外,还能探究:    
              装置戊的预期结果是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对比装置戊,说明装置丁存在的不足之处(写一点)    
            • 2. 如图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燃烧的蜡烛放进    瓶里火焰熄灭(答瓶号),因为瓶里    氧气(答:有、无),放进    瓶里蜡烛不熄灭,此对照试验证明:    
              (2)图二中,盛有萌发的种子瓶里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    .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    .(提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图三中,温度较高的玻璃瓶是    (答瓶号),原因是    
            • 3. 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学家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丁香提取液和清水(如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
              组别1234
              试剂0.0025%的丁香提取液0.0050%的丁香提取液0.0075%的丁香提取液清水
              样品份数4444
              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这是由于植物在光下进行    作用的结果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    自下往上运输来的,这种结构属于    组织.
              (3)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
            • 5. 要验证大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C.严格控制无氧条件
              D.在明亮处进行实验
            • 6. 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二)设问解疑
              (1)问: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候,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2)问: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植物进行了什么样的生理作用从而产生了什么样的气体使得澄清石灰水有所变化的?
              答:澄清石灰水变化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3)问: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什么结构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答: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三)简洁转新
              (4)问: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什么结构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什么区吸收
              答: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
            • 7. 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甲、乙均为透光的玻璃瓶,其中甲用黑纸包裹住)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是否有气体产生.在适宜的条件下,打开阀门K1,关闭K2,通气一段时间后,关闭阀门K1,打开K2,观察乙瓶中石灰水的变化,实验结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氧气
              B.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植物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D.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 8.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C.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D.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3)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填“上”或“下”).
            • 10. 请你认真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2)若乙装置用来验证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则此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
              (3)若丙装置放在光下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请你指出此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4)若丁装置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则本实验中对照组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