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中字母A、B、c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学生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B过程是________作用,该生理活动所散失的水分是由根尖的________区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通过叶片的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

              (2)图乙中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该步骤主要利用图甲中【    】________生理活动,它主要是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结构名称)进行。(括号内填英文字母)

              (3)图乙中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4)图乙中“水浴加热”小烧杯内使用的液体是________;“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用碘液染色后,见光部分变成________色,说明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____________。

              (6)图乙实验中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图甲中【    】________生理活动制造,它主要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进行。(括号内填英文字母)

            • 2.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______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散失的.

              (4)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3. 请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探究的是植物的_______(填生理活动),写出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步骤①暗处理是为了将植物原有的_______运走耗尽,这些物质被耗尽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_(填生理活动)。
              (3)步骤③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_______色。
              (4)图甲所示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将幼苗放置在黑色塑料袋内经过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幼苗放置在黑色塑料袋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⑴小莹探究的(图乙)是图甲中[  ]活动,实验变量是       

              ⑵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       运走耗尽。

              ⑶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       色。

              ⑷用       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       色。

              ⑸小莹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 5.

              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同学们在园内开展了一系列作物栽培及科学探究活动(每空2分,共8分)

              (1)为了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学们采取了带土移栽并选择在阴天的傍晚移栽,前者主要是为了减少对幼根及根毛的损伤,后者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萝卜幼苗若干进行了如下光合作用实验(除表中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要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实验设计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不同,即_____________不同,其他变量应该完全相同。

              ②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③号温室中的萝卜长得最快最大,②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较快较大,而①号温室中的萝卜长得最慢最小,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都要影响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影响其产量。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发现,如果存放时间过长,萝卜会变成空心(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 6.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    _。

              (2)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          (变/不变)蓝,通过图甲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_                
              (3)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______,式②中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 _____ _         


              (4)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 ______       和 ______  的影响。

              (5)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增加二氧化碳和 _____    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______ 等生理活动.(至少填两种)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______ .(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______ .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______ 区进行对照.(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______ .
              (6)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两点)
            • 8.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生长的情况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观察到幼苗不同生长时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请分析回答:(14分) (一)实验步骤如下:

              ① 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② 把30粒菜豆种子分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③ 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 25 ℃的环境中。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对照实验,此步骤的结论是

                     

              (2) 步骤②中实验设计有两处不足,请你写出合理的步骤∶                                                                         

              (二)下面是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请识图回答:

              (1) 图甲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填数字),其中4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就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和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图甲中_______________(填数字)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2)图乙中, [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会发育成新植物体的一部分。
              (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____       。

                          
              (4)图丙中,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即是图戊中的________过程(填写字母)。

              (5)图丁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     ]____________控制的。

            • 9.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营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在无土栽培的过程中,要经常往培养液中充入适量氧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部分关闭,引起__________供应不足,导致____________速率下降.

              (3)要证明番茄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____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

              (4)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2中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的时候,光合作用的速度_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作用速度,此时叶肉细胞中可能发生的过程有图3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6)如果要提高产量,应将光照强度保持在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a.b.c)点左右,同时在栽种时为了合理利用光照应该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CO2)释放量(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下表中的测量结果回答问题。

              (1)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分解成        等物质并释放出        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结构中的         内进行的。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          。在上表给出的温度范围内,最适于蔬菜长期贮存的温度是______。

              (3)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避免______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