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年要从我做起.如图是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的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
              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1)小组讨论中,婧婧同学发言说,图甲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    ]    进行调节.
              (2)洋洋同学发言说,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芳芳同学说,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图乙中的结构[    ]    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4)莎莎同学发言说,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图乙结构中的[    ]    变大所引起的.
              (5)浩浩同学说:“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从2013年元月1日起,通过立法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司机看见红灯立即停车的反射过程是:“红灯的光线→    (用箭头和图乙中番号表示)→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该反应属于    反射.
            • 2. 盛夏之时荷花竞相绽放,柳江县百朋荷花节之际小华随家人去赏河.
              (1)小华看到的荷花是荷花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    ]    →玻璃体;经过折射,物象落在[    ]    上.如果小华得了近视眼应该佩戴    (“凸透镜”或“凹透镜”)以矫正.
              (2)玩得正欢时,听到了车鸣声,声音从外耳道传到[    ]    ,震动通过[    ]    传到内耳由[    ]    内的感觉细胞将信息传给了大脑.
            • 3. 通过学习视觉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能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9】    ,此处分布着许多能把物像转变成神经冲动的细胞--    
              (2)对外界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图中的【4】    
              (3)感觉敏锐、无色透明的结构是【6】    
              (4)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视神经或位于    的视觉中枢.
            • 4. 2016年6月6日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目前中小学学生患近视的人数逐年增多,视力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从小认真保护好眼睛,预防近视已经势在必行.
              图为眼球的基本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⑤]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视觉,物像只有落到[②]    上,我们才能看清楚物体.
              (2)如果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等,就容易导致近视,可以通过佩戴    镜加以矫正.除了做好眼保健操外,为预防近视,你还可以怎么做?(至少写出一条)    
              (3)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4)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    反射(填“非条件”或“条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5.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感受光线刺激的结构是[    ]    .其内的有关细胞获得相关信息后会通过[    ]    将相关信息传给高级神经中枢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乙图中声波引起的振动在中耳和内耳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丙是神经元及其结构模式图,它包括[    ]    和[    ]    两部分.请写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X和Y之间的川岛方向:X    Y(横线上填箭头)
              (4)完成如图丁中所示反射活动的结构是    ,该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6. 如图为人眼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①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请写出①的名称    
              (2)如果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结构示意图中的③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中的标号    
              (3)结构5(视神经)是属于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 7. 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意:标号6、7、8的顺序是由外到内依次是6、7、8)
              (1)世界上不同人种的眼睛颜色也是不同的,决定眼睛颜色的是[    ]    不同;
              (2)某病人[5]    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以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3)刚从电影院出来,[3]瞳孔将会    ,以逐渐适应明亮的环境;
              (4)人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    的曲度可以调节;
              (5)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该物体的物像落在[    ]    上时,产生神经冲动,并把神经冲动传到    ,形成视觉.
            • 8. “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东营“最美警察”李英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上形成物象,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反射.
              (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    ]    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    状态.
              (5)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做进一步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    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6)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3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9. 2016年03月28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使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是当今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请据下列图示1,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行人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就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眼球中[    ]    的调节,成像在[    ]    ,刺激其中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视觉有关的神经传到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应马上选择避让.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会引起[    ]    的振动,振动会传到内耳,刺激[    ]    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3)“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小林同学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小林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如图2.(表中测量值为小林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请分析回答:
              a、爸爸看到小林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叫    
              b、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对三次测得的各组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    
              c、从数据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实验中只对小林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所得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你认为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驾的危害.
            • 10.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在成像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课间休息,进行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上图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    
              (2)你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    (填结构)上,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传到    形成视觉.
              (3)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    变大.
              (4)青少年阶段容易出现近视眼,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配戴    透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