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点阈是指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如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差异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单位:毫米)
              裸露部位 覆盖部位
              中指指尖 上唇 前颌 胸部 肩部 背部
              2.5 5.5 15.0 36.0 41.0 44.0
              (1)刺激皮肤能引起人体产生触觉,这是因为皮肤中含有______组织;
              (2)人体中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______;而人体中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据此推测:人体裸露部位比覆盖部位的神经分布要______(选填“密集”或“稀疏”)。
            • 2.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如果把人看做是一台仪器,眼睛算得上是其中最精妙的部件之一。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有关。光线通过相关结构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的视轴终点有一个浅漏斗状的、富含叶黄素的小凹陷区,叫做黄斑中心凹,那儿分布着丰富的视觉细胞,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视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在明亮的环境里,主要是视锥细胞提供视觉功能,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这就使我们在明亮的环境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视杆细胞只能感应光的明暗,不能感应光的色彩。
              视觉细胞内的膜结构上布满能够吸收光的视觉色素。视杆细胞上的视觉色素由光视蛋白和视黄醛分子构成,视黄醛分子来源于维生素A.当视觉色素吸收光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最终使得视杆细胞的电压发生变化,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给大脑。而在视锥细胞中存在着其他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通过两种视觉细胞对光的感应实现的,比如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肯定会让这些文字处于你的视野中央。在视野中央所对应范围的中心凹区域,每平方毫米仅视锥细胞就有18万个,这些细胞能够将接收的信号全部传输给大脑,因此,视野中央有很高的分辨率。而余光所对应的中心凹周围几乎没有视锥细胞,全部都是视杆细胞,我们仅能看到模糊不清的图象。
              人眼约有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和八百万个视锥细胞。这些视觉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所以人眼的视觉细胞是人体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短波蓝光已成为视觉细胞的头号杀手之一,它能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使光敏感细胞凋亡。这种对人眼造成危害的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LED等发出的光线中!
              (1)物体反射的光线,最终落在______形成物像。当视觉细胞获得图象信息时,会通过______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东周列国志》提到“此鸟为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鹗鸮的视觉细胞与人相比,______细胞相对较多。
              (3)若______缺乏,则视黄醛分子减少,从而影响视杆细胞的功能,使人在黑暗环境中对光不敏感,形成夜盲症。若位于X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异常,会导致人体无法感受红绿光,引发红绿色盲症,这说明基因______。上述两个视觉异常的疾病可以遗传的是______。
              (4)根据文中末段中给出的信息,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的具体措施______。
            • 3. 如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我们读书的过程是:书上字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依次经过[1]、瞳孔、[______]______和[4],并主要经过[______]______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蝴蝶图象信息后,通过[______]______将信息传给大脑特定的区域大脑立刻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
              (2)小芹近期因用眼过度看不清远处物体,据此可知她眼球中的[______]______过度变凸,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3)为了保护视力,应该做到“三要”和“四不要”。其中“三要”是指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______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______;要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 4. 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最近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让“基因编辑”这样一个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的技术,进入了大众视线。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批评中,还有一部分火力朝向的是技术本身。然而,科学和技术都是中立的,它们被赞扬还是批评,都取决于运用的具体事件。
              哈森这个小男孩,患有一种先天遗传病,叫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他的全身上下的皮肤几乎都是破损、水泡和感染的,最严重时失去了80%的皮肤。靠注射吗啡,才能略为缓解他的痛苦。他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任何一次大面积感染,都可能要了他的命。得了这种病的孩子,40%没有活过青春期。这是一种不治之症。
              皮肤最外层是表皮,然后是真皮,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有一层“细胞外间质”,把表皮牢牢地“粘”在真皮之上(如图40-1所示)。
              细胞外间质中有一种蛋白,叫层黏连蛋白-332,编码这种蛋白的有两个基因,其中一个叫LAMB3基因,另一个是β3亚基。
              哈桑正是LAMB3基因出了问题。
              意大利科学家在两个JEB患者身上试了基因疗法,过程如图40-2所示。哈森父母最后选择了这种方法。

              2015年10月,哈森经历了三次手术,5周后,所有的“人皮拼图”终于各归其位,覆盖了哈桑80%的皮肤。没有排异反应出现,免疫系统毫无反抗地接受了新皮肤。2016年2月,哈桑痊愈出院。
              术后4个月、8个月、21个月,医生分别从哈桑身上取了三次皮肤组织做活检,每次都得出同一个结论:基因修改过的皮肤细胞,功能良好。那些新皮肤长出了汗毛与汗腺,有韧性,有弹性,和正常人的皮肤没什么两样。
              现在,9岁的哈桑(图40-3)过着一个正常孩子的生活,他上学,踢足球,跟小伙伴打闹,在阳光下奔跑,有时跌倒,但受伤的皮肤会正常痊愈。曾经会让他痛苦的碰触,他现在已经能大笑着接受。这些都是他此前从未享受过的生活。
              德国医生和意大利科学家全力合作,救了一个小男孩--这真是一个科学故事所能有的最好结局。
              (1)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主要病因是______基因出现了问题,属于______病。
              (2)皮肤属于人体的______(人体结构层次),具有屏障作用,对______(多种或是某一种)病原体有防御功能,所以属于______免疫。
              (3)哈森移植的皮肤很容易产生排异反应,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皮肤相当于______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疫苗
              (4)在基因疗法的过程中,细胞培养通过细胞______过程产生更多数量的细胞,通过细胞的______过程形成了皮肤的各种细胞。
              (5)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批评中,还有一部分火力朝向的是技术本身,但是你读了今天哈森的故事后,你是否赞同这个技术的应用?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 5. 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避让行人已经成为文明行车的新法规,交通法规对于酒驾的惩罚力度越来越大,酒驾司机越来越少,文明开车已成习惯。青岛峰会期间交警更是加大了执法力度,对于外地车辆还需停车安检。请据图作答:

              (1)当司机看到交警查车,并从远处开向交警时图甲眼睛中的[4]的变化是______,近视眼患者成像于[______]______前方,需要戴______矫正。
              (2)6月13号上合峰会刚落下帷幕,十级台风袭击了岛城,一时间电闪雷鸣,天气一下子黑下来,部分老师和学生被困在学校里。天刚变黑的过程中图甲中[3]的变化是______。雷声刺激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形成听觉。遇到巨大声响应该张嘴______(捂不捂耳朵),这样做是为了疏通[______]______,保证[______]______内外气压相同。
            • 6.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最外层是表皮,其下是真皮,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有一层“细胞外间质”把表皮牢牢地“粘”在真皮之上。“细胞外间质”中有一种蛋白,叫层黏连蛋白332,編码这种蛋白的有三个基因(LAMA3,LAMB3、LAMC2),哈桑就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突变,使表皮无法黏附在真皮上,他的皮肤变得像纸一样弱。这种先天遗传病叫交界型大疤性表皮松懈症(JEB)。意大利与德国科学家的联合行动,为哈桑进行了基因治疗:将哈桑的皮肤细胞取出来,将正常的LAMB3基因转进去;然后把这些转基因细胞利用干细胞技术,在体外培养出全新的、正常的细胞,进而繁肓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使哈桑获得了新生。
              (1)哈桑的表皮松懈症(简称JEB)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他的病因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了______,使哈桑皮肤的层黏连蛋白失去作用造成的,这也过一步证明了______决定生物的性状。
              (2)在意大利与德国科学家的联合治疗下,通过体外转基因培养等手段,使哈桑带着几乎全新的皮肤顺利出院,获得了新生,这项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_____技术。
              (3)干细胞一般情况下是指动物体的细胞,但植物体内也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组织,它是______组织,请你举出个具体的实例______。
              (4)下列关于哈桑治疗方案中干细胞再生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利用哈桑自身活组织进行培养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B.皮肤干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皮肤
              C.哈桑皮肤脱落的原因是其皮肤细胞中层黏连蛋白332失去了作用
              D.移植皮肤与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 7. 人体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感知周围世界。人体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如眼睛只能接收光线,耳朵只能接收声音,舌头只能品尝味道,鼻子只能接收气味等。但皮肤例外,它能够接收多种刺激,如触碰、按压、寒冷、炎热等。请回答:
              (1)眼睛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______的折射,最后形成物像。
              (2)人耳的结构中鼓膜能够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连,由此判断,听小骨的作用是______。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冲动是在______产生的。
              (3)当人吃馒头时,唾液分泌会增加,馒头经唾液的消化会产生______,该物质使人感觉到甜,甜甜的感觉是在______(部位)形成的。
              (4)视觉、听觉、甜甜的感觉的形成分别离不开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这些神经都属于______神经系统,在反射弧中可以传导信息。
              (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以称为器官,是因为由多种______构成,并行使一定的功能。
            • 8.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图1、图2、图3代表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红灯停,绿灯行”这是______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1的[______]______。
              (2)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2的[______]______,听到的声音是在图3的[______]______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2的[______]______破裂。
              (3)图3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紧急情况下,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在相关神经支配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这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 9. 如图是人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一位小朋友要晕车,最可能的是______(填字母)太敏感所致。
              (2)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3)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是影响了______(结构名称)。
            • 10. 近年来暴走成为中、青年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运动不当也会造成伤害。下面图中A-D是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______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______这一结构中被利用。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作用,起清洁作用的有______。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______的生物学观点。食物中的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______,被C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为______,并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
              (3)暴走时,某人不小心脚趾受伤,医生给他开了青霉素,口服药物后,药物被C吸收后运输到脚趾受伤的部位所经过的途径是:青霉素→小肠绒毛毛细血管→肠静脉→……→各级动脉→受伤的脚趾毛细血管→脚趾受伤的部位。请你用文字和图甲中的数字及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______。
              (4)暴走时会出现皮肤发红,汗流浃背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排泄和______的功能。图中所示器官中,除B外,具有排泄功能的还有______(填字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