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3月,山东省“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的假疫苗”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起一些婴幼儿家长强烈不安,有些疫苗是由减毒的病毒制成,病毒无细胞结构,它是由    得外壳和里面包裹的    组成,如果注射了“假疫苗”,人体可能无法产生    ,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产生该物质属于人体的    免疫.
            •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通常认为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具有特异性.然而1997年香港发现H5N1禽流感,2003年荷兰出现H7N7禽流感,2012年墨西哥发生H7N3禽流感,再到2014年4月底我国东南部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H7N9禽流感发病高峰再次出现,人数病例已突破300人,使人们认识到,流感病毒可跨物种传播,因而,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不要近距离接触不明野鸟和禽类.
              (1)资料中专家表示“不要近距离接触不明野鸟和禽类”,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    
              (2)H5N1禽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下列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因.
              【材料用具】健康小鸡若干只、H5N1禽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健康小鸡若干只均等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第二步: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H7N9禽流感病毒,观察其状况.
              【实验现象】甲组小鸡    ,乙组小鸡感染了H7N9禽流感.
              【实验结论】H5N1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
              【分析原因】注射H5N1禽流感疫苗后,小鸡产生相应的抗体不能和H7N9禽流感病毒结合,因此,这种免疫具有    特点.
            • 3. 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
              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组: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    (填“高”或“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    的方法,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的患病情况.
              ②接种疫苗能引起生物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    免疫.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④针对暴发性的流感,除了接种疫苗外,请为学校怎样预防流感提出你的建议(答对一点即可):    
            • 4. 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其体内因而产生的物质做    ,它产生于    ,被注射的卡介苗属于一种    物质.
            • 5. 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九十多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抗生素药物    (选填“不属于“或”属于“)OTC”药.
              (2)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    功能的体现.
              A.呼吸     B.排泄     C.消化     D.免疫
              (3)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来说,青霉素是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异体组织
              (4)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D.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 6. 据农业部统计,自2005年初至2006年3月,我国共发生35起禽流感疫情.经专家进行会诊和研究,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流感病例.已知该病的病原体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科学家已研制出相应的疫苗.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A、B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H5N1型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        组成.
              (2)A组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鸡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    
              (3)在图示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4)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km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扑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5)开发和研制禽流感疫苗,用它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获得对禽流感的免疫,从免疫性质来看,这种免疫属于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 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一男孩 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 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2006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严重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 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 狂犬疫苗外,还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的 结构是由    组成的.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    免疫.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    
              (4)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    
            • 8. 2016年3月,山东警方成功破获非法疫苗案,在长达5年多期间,庞氏母牛从10余个省市70余名医药公司业务员或疫苗贩子手中,低价购入流感、乙肝、狂犬病等25种人用疫苗(部分临期疫苗),然后加价销往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24个省市,请据此分析回答:
              (1)人们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    ;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
              (2)人体注射正常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变化情况一般会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抗体产生与变化的曲线是    ;如果注射的失效的“问题疫苗”,抗体产生与变化的情况会怎样呢?请在图乙中画出来.
              (3)疫苗对温度极其敏感,在生产和接种之间需要使用冷链储存,一旦储存温度超出适宜范围(不同疫苗要求的低温环境不同,一般为2℃-8℃),就有可能失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经冷链存储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如下实验: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白鼠10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如下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实验组第一次注射等量第二次注射
              A冷储乙肝疫苗乙肝病毒
              B常温乙肝疫苗乙肝病毒
              ①根据实验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期间后,    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
              ②有同学提出为了节约实验材料,每组只用1只小白鼠做实验.他的提议是否合理?试分析说明:    
              ③有的同学提出可通过注射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分析说明:    
            • 9. 2016年4月,某中学的学生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人数患病人数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男生52168125
              女生48145216
              总人数10030133311
              (1)上述调查目的是研究    的关系.
              (2)分析数据,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3)流感高发季节,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板蓝根冲剂的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    
              (5)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 10. 桃在中国人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寿桃”之称.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接的桃子有有毛的(毛桃)和无毛的(滑桃)之分.滑桃上市较早,但口感和营养均不及毛桃.毛桃又分为“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离核”桃果肉与果核分离;“黏核”桃的果肉与核不分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制成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1)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果肉”是由花结构中的    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2)用“离核”桃树作砧木,用“粘核”桃树做接穗,则所接的桃子品种应是    .“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3)将“桃的果肉晒干制成桃脯”的防腐原理是    
              (4)桃毛触及皮肤,有人会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从免疫角度看“桃毛”属于    物质.
              (5)在遗传学上,桃子中有毛桃和滑桃的不同这又称作    .果农为了得到优良品种,将毛桃和滑桃进行了杂交试验,所得数据如表.
              杂交方式(亲代)子代总数(棵)毛桃(棵)滑桃(棵)
              Ⅰ毛桃×毛桃1001000
              Ⅱ毛桃×滑桃1005248
              Ⅲ滑桃×滑桃1002476
              根据第    组数据,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第Ⅱ组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为R,隐性基因为r),若用第Ⅲ组的滑桃和第Ⅰ组的毛桃进行杂交,杂交后子一代出现毛桃的几率是    
              (6)早春温室育桃,成熟早,价格高,已成为果农增收的重要方式.果农发现,温室内的温度与桃子产量有着密切联系.科技人员以二氧化碳(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桃树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提高桃子的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