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_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_______呼吸。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接种操作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___灭菌。

              (4)在制备血平板时需将pH调节至________(“微酸性”或“微碱性”)后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再加入适量血液。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统计结果往往比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 3.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苯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_____,以达到富集苯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单位省略)。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 L)

               

               

               

               

               

              1

              如果废水为50 mg/ L 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 4.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某同学准备依据如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苯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

              试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 5.

              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KH2PO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FeCl3

              0.1 g

              X

              1 g

              维生素

              微量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若要筛选此异养型细菌,则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_,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中学实验室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接种前,用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形成菌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获得图B效果的方法接种时,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要灼烧________。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_______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________染色法。

            • 6.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

                  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______、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_________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如上图),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美罗培南________(填“强”或“弱”);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________。

            • 7.

              【生物技术实践】苹果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按甲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

              (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目的来选择细菌,所用培养基应该_______

              __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_____,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流程中,选择培养________(能或不能)省略,选择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实验中对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最终应挑选透明圈________(大或小)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4)某同学在鉴定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9.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5)为了检测某种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                              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 ____。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 10.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间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蒸馏水

              1.4g

              2.1g

              0.2g

              10.0g

              1.0g

              定容至1000mL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尿素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该培养基会抑制其它种类微生物生长,其原因是该培养基    

              (2)若要通过统计培养基中菌落数来估计样品中的细菌数,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    ,接种时应采用    法,该方法接种培养后的菌落,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单选)。


               (3)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后,要对其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该菌后,如果指示剂变    ,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某同学用0.1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3,则每mL样品中的细菌数是    

            0/40

            进入组卷